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反手弧圈球理论与实践

已有 830 次阅读    2013-06-01 17:33   标签弧圈球 
    首先来谈谈我对器材的选择:底板CL-CR ST正手使用狂飙3,反手729普及套。从实践来看,普及套练习弧圈球的效果要好于狂飙3,作为业余爱好者,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频繁的更换胶皮,灌胶。这样一来狂飙的死硬海绵不持球其实并不适合刚开始的练习。
    反手弧圈球最主要的要点是持球(有人也叫做吃球),就是球与球拍接触的时间长一点。那就存在一个怎么做到这一点的问题。先从原理上来阐述:假设人的挥拍动作是一个匀速的过程(缺乏爆发力的人就会这样),那么球在得到球拍形变产生的作用力之后飞行速度就会快于球拍挥动速度。这样一来就是脱板太快,球拍给球的作用时间太短,而不会产生强烈的旋转,从而也不会制造出漂亮的弧线。所以挥拍的正确动作应该有一个加速的过程,(所谓的爆发力,发力集中和这个加速过程其实都是统一的)举个例子说明下:为什么狙击步枪的精准度比短枪高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步枪的枪管长啊。如果你的持球时间长也是一个道理,你就会有强烈的旋转和精准的出球角度。这都是保证上台的基础啊。触球的一瞬间加速挥拍,就会延长球拍和球的接触时间,那么我们想要的持球就会实现了。
      持球的另一个要素是要去撞击球,没有撞击也不能实现持球。这里手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多多练习以后你很容易感觉到球撞击球拍对手臂产生的震动,人的身体会对这种震动做出相应的反应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感(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最普
通最常用的弧圈球技术)
      下面来讨论反手弧圈球的动作:关键部位是肘部,一定要顶在身前。然后
是腕部,腕部要适当绷住点劲以稳定球拍。在整个挥拍动作中,腕部起一个微调的作用,控制出球的角度,方向以保证上台率。挥拍过程中腕部会有一个外展的动作,但注意一定要很小,因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力是以小臂为主,台内的拧拉才是以腕
为主,如果你的弧圈球老是乱飞那试试控制下手腕的外展幅度。
      持球是海绵胶皮在球的撞击下产生形变,我们延长这个形变过程,在海绵
胶皮咬住球之后就能对球施加不通过球心的力。从而使球产生旋转,制造弧线。也就是在撞击以后小臂以肘部为轴向右上顺势挥出。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站在一面墙前面,然后把球自由落体到面前,等球从地面弹起后挥拍向墙面击出。这样的球
由于没有冲向自身的速度,更容易练习迎前撞击主动发力。
      
再说说挥拍的轨迹,图中A是错误的,这种轨迹拉出的球速度慢,力量小。而且稍一发力就会出底线。如果你拉出的弧圈球老是被对方一板给拍回来那你大概就犯了这种错误。这种错误的挥拍一般都是自己悟出来的,认为这样会增强摩擦和旋转,想想吧,没有教练会让学员这么挥拍的。标准的挥拍是你感觉自己的整条手臂挥出了一个扇形的平面,但实际上你的线路会和B接近,因为人在拉球过程中身体会有一个向前的动作。有好多人疑惑挥拍轨迹问题,所以我再多说一句。拉球时你自己的眼睛看到球拍在划一条直线,那你的挥拍轨迹就对了。反手拉球能把对方的下旋来球变成上旋,这是横板的看家本领。所以开始的时候不要想这球怎么才能很转,你先保证下旋球能上手才是最重要的。薄摩擦是不可取的,撞击成分很多的弧圈球一样可以很转,而且力量速度会让对手更难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乒乓球也是一样,很多时候简单的一个快攻打个角度比你费力的拉一板弧圈更有效。弧圈球该用在其他技术不能处理的球上,比如下旋球上手,中远台对拉,回击低于球台的球等等。在你能把出台的下旋拉到对方球台以后实际上你已经给对方施加了压力,在多多练习以后,慢慢增加旋转、速度、力量或变化落点、节奏就可以了。记住对付出台球抢先上手是最主动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oru`i_yzs0$bzmq44}t.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握拍方面,稍稍有点反手利的握拍更适合反手弧圈球。马龙在他的教学视频里也说过他的反手握拍就有点反手利,在转换到正手的时候先松然后再握紧就自然转换到正手握拍了。 反手弧圈球重心,转腰之类的其他方面就不谈了,很多教程。以上只是讲了最主要的挥拍和手上控制手感的问题,解决了这些其他的应该不是大问题。其实我自己的反手弧圈球也刚刚练成不久,上面讲到的错误都是我曾经犯过的。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就是进步,最终获得了成功。反手练功的过程是先练习反手攻,然后是反手拉,最后才是反手台内拧拉。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