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派出了最强阵容

已有 262 次阅读    2016-08-05 09:38   标签亚特兰大  奥运会  center  style  中国 
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派出了最强阵容

乒乓球项目奥运风云录13:精兵强将征美国

    1988年汉城和1992年巴塞罗那,中国男单连续两届奥运会无人进入决赛,只收获一枚铜牌。但中国队拥有雄厚的乒乓球基础,中国开始了重新崛起的征程。

    中国男乒卧薪尝胆,每天闻鸡起舞、夜以继日的苦练,过了几年,羽翼渐丰,加之新人的不断涌现,终于迎来了又一次的辉煌。
    在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决赛,中国队以3:2力克瑞典队,重新登上了男团最高峰,并且囊括了男单前四名,孔令辉夺得男单冠军.因此,1996年的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全队上下信心爆涨,决心拿下从末得到过的男单金牌。
    亚特兰大奥运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男乒的人选不再像四年前那样仅侧重于双打,而是双管齐下,既要擅长双打,又必须是单打的顶尖高手。
    根据这个标准,王涛和1995年的世乒赛、世界杯双冠王孔令辉首先占据单打名额。而王涛/吕林自从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得男双冠军以后,又接连两次夺得世乒赛男双冠军,所以,王涛/吕林的双打老大地位无可动摇,继续参加奥运会双打比赛。
    最后一个人选将在马文革、刘国梁、丁松三人之间产生,这名选手既要在单打中独挡一面,又要与孔令辉配合双打,教练组采取了排除法,三人中排除两个,剩下的一个将参加男单、男双两个项目。
    先是马文革,此时他已28岁,正处于运动生涯晚期,他的实力依然雄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季军,1992年世界杯冠军,1995年世乒赛,他先后战胜了金泽洙、刘南奎、佩尔森等,为中国队捧杯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与孔令辉不是同时代的选手,两人配对,在打法上、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最终,教练组舍弃了马文革。
马文革

    然后是丁松,他右手横拍,正手反胶、反手正胶,攻削结合打法。在1995年世乒赛,丁松作为“秘密武器”,在决赛中战胜瑞典名将卡尔松,为中国队重夺斯韦思林杯立下汗马功劳。丁松是乒坛“魔术师”,出众的发球和发球抢攻、变幻无常的旋转变化、神出鬼没的削中反攻,令对手心惊胆战。丁松的出现是削球打法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他把攻和削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使削球打法由原来的“削中反攻”时代走进了“攻削结合”时代。但他的削球与孔令辉配对,却是先天性的“瘸腿组合”,如何克服这一难题,教练组束手无策,只好放弃丁松。
丁松

    只剩下刘国梁了,他的直板正胶兼反手横打让欧洲人很不适应,而且又非常擅长双打,当时他20岁,孔令辉21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融洽,彼此了解,配合默契,最终,教练组选择了刘国梁。
    与男队相比,中国女队的形势有些不一样,1993年以后,随着朝鲜半岛的四员虎将梁英子、俞顺福、玄静和、洪次玉相继退役,中国女队的威胁来自于海外乒团。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邓亚萍输给了井浚泓,乔红输给施婕,而丢掉了女单冠军。
    特别是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负气出走的小山智丽带着仇恨,接连打败了中国双姝——乔红、邓亚萍,并最终摘得女单桂冠,在全国人们心中引起了强烈震动。

    因此,本届奥运会对于中国女队来说,压力显然比男队更大,所以,中国女队最终派出了邓亚萍、乔红两位有奥运经验的选手,带着刘伟/乔云萍这对双打非常出色的组合出征亚特兰大。
    正是:养兵千日看此时,磨刀霍霍征沙场。
乒乓网——太阳目标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