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转)削球爱好者的福音——中远台削球后衔接上步回球

已有 460 次阅读    2015-07-16 19:41   标签爱好者 
                                   中远台削球后衔接上步回球
                              jiyibin
                          
                                           爱好者 
       在乒乓球实战中,削球选手的活动范围很大,除了近台的横向移动之外,选手需要进行更多的“前后步法”调整,特别是在业余比赛中,很多球友在对阵削球打法时由于连续拉冲的能力不够,所以采用“搓攻”战术的人占绝大多数,这对于削球选手的前后跑动能力要求很高,正所谓“步法”是乒乓球运动的生命,在选手削球选手身上,这一点体现的尤为突出。

削球乒乓球技术:充分还原,根据对方的技术动作做预判

       本篇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削球乒乓球运动员在实战中最常见的一种“前后移动”,即削完一板后,攻方采用搓短的方式回球,削球方需要快速上步实现衔接。

       既然需要大范围的跑动,那么削完一板之后的动作还原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下一个步法的起动效果。图1-6中,边旭完成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削球动作,随着手臂送球的过程,他的身体重心也逐渐从右脚慢慢转移向左脚。图7-8中,边旭在完成重心交换之后,身体已经还原为平行站位。这种做完大幅度动作之后的重心调整,需要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细细体会,因为“张弛有度”是衔接最需要的还原节奏,此外,从图8的细节处我们可以看到,边旭的两脚并没有完全“站死”,而是通过抬起脚跟保持身体重心适度前倾,且右脚已经有向前迈出的趋势,这说明他
已经做好了上步回接断球的准备。

       为了拍摄需要,边旭已经提前知道了对方下一板会放短球,但是在实战中,大家需要在还原的过程中根据对手的动作变化提前做预判,这样在调整步法时才能明确自己下一板是应该上步回接还是继续向其它方向移动。

      爱好者 

      爱好者 

      爱好者 

      爱好者 

       爱好者 

削球乒乓球技术:设计步法,出手时给对方制造麻烦

       当看出对方要搓短球时,削球一方通过预判对手的回球落点来为自己的回球设计步法,包括上步的速度、步幅和步数等。对于削球运动员而言,在大范围移动中能够保证击球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步法调整得目的就是要让自己最舒服的位置进行击球,以什么速度移动?每一步有多大?移动几步合适?这些调整都是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结合来球的具体情况进行不断优化,以达到“精确省力”的效果,此外,还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即削球时,右脚站位一般在左脚之后(以图为例):而上步回接时,右脚则需要“探”到台内。如何完成支撑脚在这两次击球时的相对位置变化,也需要大家在训练时设计最合适自己的步法,如图(9-12),边旭通过向前迈了两小步将重心放在了左脚上,之后右脚再跨出一大步探到台内,需找了最佳的击球位置。

       虽然作为一种防守型打法噶,但在不同的击球节奏中,削球手完全可以抓住对方的漏洞,在出球时给其制造最大化的麻烦,这也是削球选手应该具备的“攻击意识”。比如图中随展示的套路,如果攻击搓短是因为连续进攻能力差,再拉下去心里没底的话,那大家在回接时可以采取“加转劈长”的方法,迫使对方连续进攻,增加其失误的可能性,而如果对方仅是为了“搓攻”的战术配合,下一板又会发力拉冲的话,那大家在回球时可以采取“变线”或是同样“放短”的方式,来破坏对方的进攻节奏,从而自己赢得反攻的机会,总之,削球选手的衔接应求多变,并要带有攻击性。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