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GIF动图】“小胖”樊振东技战术(1)-正手拉球

已有 193 次阅读    2017-06-20 08:08
“小胖”樊振东技战术(1)-正手拉球

  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压轴大戏”男单决赛经过七局鏖战,最终马龙获得冠军,樊振东留下了遗憾的泪水。但这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马龙夺冠后采访中也说道:“这几年樊振东进步很多,他是有实力夺得冠军,今天比赛谁在最后犯一个错误就会输 ,幸运是我赢了,未来是他的。”



   是的,未来是樊振东的,20岁的年龄已经霸气初露,现在的樊振东技战术非常先进,只是心理还不够成熟,随着慢慢的成熟,我相信下一个大满贯将是属于樊振东的。

   樊振东的正手水平在近几年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以前比赛以反手为主的进攻模式现在已经正反手均衡了,樊振东的发力好,正手拉球的弧线长、速度快、旋转强、连续性好,非常具有威胁性。

正手拉球
  正手拉球是在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主要的得分点,让自己在比赛中占据主动。

  拉球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身体向右转腰,重心放在右脚,右肩略下垂,前臂向右膝侧下放引拍。

  然后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倾,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量传递到前臂,击球的中上部,击球瞬间,用手腕的摆动带动球拍摩擦球;要注意盯球。

     

正手中远台拉球
  远台拉球,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动作幅度比近台拉球更大,应该把腿、腰、手的发力结合,腰部是力量传递的中枢,然后带动手臂、手腕手指。在击球时可以选择的线路也比较多,看对方站位可以拉对方的空挡。

     

正手反拉弧圈球
  正手反拉弧圈球是一项有难度的技术,对步伐要调整、合理的击球点有比较高的要求。

    

  由于反拉弧圈球时都是上旋球,拍型要前倾,击球的中上部或顶部,击球点在身前击球,这样更容易发力,提高击球质量;击球时期在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击球时快收小臂,制造过网弧线。

    

晃撇
  在正确判断出来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后,快速上步。大臂保持相对平稳、前臂伸入台面、肘关节离开身体。调整好拍形,在来球的上升期至高点期,手腕略外展,球拍从球的后中下部向左侧下部摩擦,以前臂和手腕发力,用半推半搓的方法使球带着左侧下旋向对方反手位大角击去。



乒乓网-白開水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