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乒乓人生多沉浮 庄老沧桑最传奇

已有 434 次阅读    2016-02-01 20:36   标签传奇  乒乓 
丝雨草根乒乓纪事9:
                      乒乓人生多沉浮    庄老沧桑最传奇
                                                                         --- 缅怀乒球精英庄则栋
         我这样老一辈的业余乒乓人心中决忘不掉庄则栋这个中国乒坛上的传奇人物,不知当代业余乒乓人知不知道他,知道他多少事?为此连夜查阅‘中国新闻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新闻周刊’、 新民周刊 、‘解放日报’、‘上海青年报’、‘快乐老人报’等网站报刊书籍,沧桑岁月,人已作古,真乃“小球推大球,斯人永不朽”。
传奇,乒乓

          庄则栋(1940年8月25日—2013年2月10日):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直拍中近台两面快攻,生于江苏省扬州市,自幼喜爱乒乓球运动,14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球小组;
          1957年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
          1959年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1959年末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与同伴一起获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冠军;
          1961年,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和男子双打季军(与李富荣合作),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传奇,乒乓

          1963年,在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在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与徐寅生合作)两项冠军、混合双打第三名(与梁丽珍合作),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71年,在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亚军(与梁戈亮合作),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他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当时的国内赛场,庄则栋也是成绩显赫,他还是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单三连冠,国家队内单打三连冠(其中包括一百多场的连胜记录);在他当打之年(1961-1971年),他获得的冠军头衔数,超过了其他所有队友所获冠军数的总和。
          1973年9月1日国际乒联授予他复制的圣·勃莱德杯
          国家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1973年当选**十届中央委员; 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4-1976年,任国家体委主任;
          2013年2月10日下午17时06分在北京佑安医院去世,享年73岁。
         我作为老一代的业余乒乓人,十分关注中国乒界著名人物庄老的生平与经历,其素材来源于网络民间传闻,未经证实也无法落证,在此作为乒坛人物探究写出来,以供研讨。                    
         根据坊间“庄则栋外传”:“庄则栋的外祖父乃当年闯荡上海滩五十多年的冒险家、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犹太大亨哈同。哈同是一位举世罕见的商界奇才。1851年出生于巴格达,后随父母移居印度孟买并入了英国籍――古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是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1873年哈同怀揣六块银元,只身经香港来到有着“冒险家的乐园”之称的上海,先在沙逊洋行供职,成了一位“白领”。1886年,事业已初具规模哈同与中法混血儿、烟花女子罗迦陵结婚。罗迦陵信奉佛教,好施乐善,此女颇有旺夫运,哈同娶了她之后事业蒸蒸日上,如同滚雪球似的蛋糕越做越大。1901年,不甘久居人下的哈同选择了跳槽,离开了“沙逊”,自当老板,独立创办了哈同洋行,主要经营房地产业,他开发创建了中国近现代最繁华的商业街――上海南京路。当时南京路两旁的商铺,凡是以“慈”字命名的都是他的产业,约占整个南京路全部地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十四。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苦心经营,昔日的“垃圾瘪三”终于脱胎换骨鸟枪换炮,成为远东首富。
传奇,乒乓

        1908年,罗迦陵被宣统皇帝溥仪的养母隆裕皇太后封为大清国正一品夫人。
        辛亥革命前夕,哈同曾拿出十万大洋资助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受夫人的影响,到了晚年他更是热衷于慈善事业。1931年,商界一代枭雄,80岁的哈同在自己的家中、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园爱俪园(人称“哈同花园”、即后来的中苏友好大厦、如今的上海展览中心)去世。
        庄则栋的父亲庄惕深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去世后,因家道中落离开扬州原籍去上海滩讨生活。哈同见他骨格清奇举止儒雅,便收留他在自己创办的仓颉中学教书。某天上班途中庄惕深捡了一张马票,次日居然中了奖,一向迷信的哈同闻听此事,认为此人乃有福之人,将来所生之子或有状元之命,加上平日印象颇佳,遂与夫人商议之后,将养女罗馥贞(哈同夫妇没有亲生骨肉,前后共收养了20几名子女,外国血统的均随父姓,“哈同”;中国血统的均随了母性,“罗”)许配给了庄惕深。
庄则栋父“母”结婚的时候,财大气粗的犹太大亨“随便拔了根汗毛”,从太监小德张手里购置了一套前清王朝某王府的旧宅,做为嫁妆,大大小小共计330间,人称“北京哈同花园”。
       民间一说法:作为哈同府上的新姑爷兼财务总监(即账房先生),精明且廉洁的庄惕深过于实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被断了财路的大舅子、小舅子们都讨厌他,遂联手在老爷子面前轮番说三道四,人老了难免耳根子软,遂将他从上海打发到了北京,远离了权力中心。
       庄惕深和罗馥贞婚后生育了六个孩子,夭折了两名,长大成人的有两男两女。因不适应北方干燥的气候,出生于江南的罗馥贞大部分时间带着孩子居住在上海的娘家――哈同花园。若干年后,已近不惑之年的庄惕深“红杏出墙”,与一位名叫雷仲如的年轻保姆两情相悦,偷渡陈仓,不久雷氏便有了身孕,遂瞒着远在上海的岳母和发妻,将雷氏送回了扬州老家。男主人“百无聊赖”,于是与小保姆日久生情,偏偏老婆的娘家有钱有势又惹不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丈杆子没了,可老丈母娘还在;于是悄悄转移,“金屋藏娇”,得过且过,能瞒一时算一时,如今电视剧里屡见不鲜的情节。
         1940年5月31日,雷仲如在扬州庄氏旧居诞下一名男婴,这位庶出的三公子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乒坛名将庄则栋。”
         我国报章官方公开的文字:
         庄则栋是江苏扬州人,他的爷爷曾在扬州做文笔书吏,全家人住在扬州泥衢的巷尾一座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子里。
        庄则栋的爷爷赋闲后,父亲庄惕深在上海当时号称“远东首富”的英籍犹太大亨哈同创办的仓颉中学教书。某天上班途中,庄惕深捡了一张马票,次日居然中了奖。一向迷信的哈同闻听此事,认为此人乃有福之人,将来所生之子或有状元之命,遂将养女罗馥贞许配给了庄惕深,还在北京为庄惕深夫妇购置了一套前清某王府旧宅作为嫁妆,大大小小共计330间,人称“北京哈同花园”。
传奇,乒乓

         不过,庄惕深夫妇婚后更多的时间仍然住在扬州,并生养过两个女孩,但都不幸早夭了。此后,庄惕深夫妇在沪扬两地往返居住,后迁居北京,生一子又夭折。
          为了续庄家香火,庄惕深在扬州又娶了雷仲如,雷仲如为庄惕深生下一男一女。那名男孩,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乒坛名将庄则栋。
传奇,乒乓

          庄老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写道:自己出生后和母亲雷仲如一直住在扬州,“而父亲在北京,牵肠挂肚地惦念着我们母子”,直到抗战胜利后,庄惕深征得罗馥贞同意,“才星夜兼程把我们母子接回北京”。那年,庄则栋5岁。
     此乃庄老之一,待续
pingpangwang   作者:丝雨
2016年1月15日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