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乒乓球的三重境界

已有 1601 次阅读  已被 4 位用户收藏  2015-02-04 15:10   标签乒乓球 

王国维《人间词话》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我并没有多练习乒乓球,不过因为办了一张健身卡的原因,去跳了跳舞蹈、瑜伽,拉伸了一下身体。随着身体的柔和,没想到却对乒乓球的进步有一定的裨益,由此联想到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综合我个人对乒乓球笨拙的理解,也归纳出乒乓球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技术

想要打好乒乓球,技术肯定是基础,没有三五年的基本功,肯定是不行的,步伐、动作、体能、柔韧、反应,都需要在基本功里提升,对于业余选手,有很多多余动作、不合理的打法,要纠正过来非常不容易。即使教练告诉你一些正确的运动原理和改进的方法,你要吸收还是很难,需要自己在平时的实战中去领悟,教练告诉你的,并非就是你能理解的,只有自己领悟和理解的,才能真正改变自己。

    如果你只崇尚锻炼身体,快乐乒乓,那么基本上你就只能停留在第一层次了,因为你对自己的要求就止步于此,但是要想赢球,取得胜利,就必须上升到第二层次。这个层次不会快乐,甚至会相伴着寂寞、痛苦、孤独,这是你一个人的旅程。

第二境界:心术

这段时间,心情不好,居然在一次比赛中连输5场球,这次输球后,痛定思痛,老是在技术上找原因。一球友看我方向不对,告诉我,这样找原因是不对的,其实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求胜的欲望、信心以及沉着冷静。

由此,我开始思考非技术层面的心术对比赛的作用。虽然技术和自信互为因果,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但是在实力相当或者悬殊不大的比赛中,自信、意志力真的可以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如何找到对手的缺陷,思考自己的打法,改变比赛的节奏,用突击术、拖拉战、防守战、进攻战,都要根据对手,做出改变,都需要在心里反复盘算,做出推敲,力争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更多的分数。即便是打逆风球的时候,也不能心理崩溃,需要在技术不如人的情况下,力争把自己发挥出来——虽败犹荣。

在最后的决赛场上,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的时候,只要你比别人多一口气,你就能赢。这口气我称之为杀气。王皓之于柳承敏,李宗伟之于林丹,都是因为杀气不够而输球。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三气居中——三分杀气(自信、野性、欲望),三分静气(思考战术、专注),三分豪气(拿得起,放得下,不患得患失),就是绝佳。

第三境界:美术

这第三重境界,就是乒乓球呈现出来的运动之美,这也是除开输赢胜负之外,这么多球友痴迷乒乓球的原因。

乒乓球球场上千姿百态的变化和精彩纷呈的战术对抗,融智慧、才情、体能、技巧为一体,升华为美的艺术魅力。乒乓球之美有很多,有对称平衡之美、有多元和谐之美,有速度之美,有旋转之美,有落点之美,也有力量之美,所以,看到一个好球,我们一般都是叫——漂亮。

古代没有歌颂乒乓球运动的诗,但也有歌颂舞剑的,比如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两句: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这两句诗也可极好地表现了乒乓球运动中的矫健、速度和收放自如,乒乓球的美是建立在运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人体运动科学才能呈现出来,因此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要想把球打得漂亮,还得舍弃球技中非常自我的部分,遵循天地之大道,这就是《一代宗师》中阐释的,习武之人的三重境界: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乒乓的技巧之美是健、力、美、险的统一,激烈的抗争、和谐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巧妙的配合、多变的战术,表现出竞技美学境界——很像一首格律诗。甚至有的时候,只是两个人的对练,已经有着和拳道、太极的感觉,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攻防相对、快慢相交,长短相合;一呼一吸、一收一放、一张一弛、一正一邪,深刻地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之哲学精髓——遵循运动规律的真即是美。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