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拉打削球的感受

已有 378 次阅读    2021-03-22 10:52

前段时间打削球,球友也跟着一起玩,都感觉挺过瘾的,一个练削一个练攻,好玩,只是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的理想,好的时候5~6个回合,一般多数也就2~3回合,总对不上点,削球还好,只要攻球让一下,落点稳定点的话,速度慢点,还是容易处理的,但把控削出球的旋转能力和落点就差点,要想回合多点,对攻拉球一方的要求就高了,对旋转及到位率的把控要精准。

开始打的时候总下网,用力网上提,想通过强摩擦把球拉过去,球与板接触多都是中或中上部,后来练多了才可以掌握击打球的中下位置,蹬脚转腰都是向上的动作,好怕球过不去,但问题还是不少,1是球速慢旋转弱,弧线高,2是稳定性也不怎么样,时时冒高出台,为此换装备等等各种试验吧,搞到腰打出毛病了,不能玩削球了,上述问题也一直没根本找到原因去解决,直到前不久用了亚萨卡的底板后,才似乎找到了。用过ysc底板的都知道,推挡肉,板面软弹,为增加速度保证旋转,只能靠击打多吃球深,但动作幅度大了,还原成问题,此时心里面想着也许打这几十年的球,正手的动作就没练对过。为寻找答案,看视频看讲解看自己动作,怎么也看不出什么来,都感觉不错的。现在流行不讲转腰,讲蹬胯,总是理解归理解,做起来就难体会到了。一次见微信中马龙练习击球的动画,发现他正手真的不怎么转腰,击球过程身体没有高低明显差,手臂都是向前送的那种,受到启发。自己就用发球机进行练习,准备的姿势(即为还原姿势)大致是如此:大臂自然垂下,小臂与大臂成90度弯曲,抓拍时手腕与小臂成一线,拍子相对横直,两脚分开1.5倍肩宽,右脚在左脚后的一个脚位(右脚脚尖在左脚后根的位置),腰身与大腿之间的角度大概在120度左右吧,身体重心在中间。盯紧来球(直到球拍与球接触),调整位置,击球的远近和高低完全由脚步移动和站姿来决定,之后重心移至右脚,右肩移至右脚膝盖的上方,蹬腿后腰以屁股为支点转动,但关键点是,不直腰,腰身与大腿的角度保持基本一致,转腰至还原姿势即停手臂既不向下也不向后摆动引拍,由于蹬腿转腰的摆动,手臂保持放松的状态,大臂会随之向前少许晃动,仅此而已即可,控制好拍型的角度,轻松击打。就这样连续练习了几个晚上,老腰有感觉了,也不敢练了,前后花了两个星期不断吃**和3次的针灸针刺治疗才整好的腰,还是要好好维护一下的。昨天下午去球馆打打记分的,正好碰到一个长胶,心想是不是有检验练习成果的机会来了?呵呵~结果跟预想的真的一样,我发长转上旋球,磕过来我就起大板,有明显的撞击声,下压些板型,弧线还低平,命中率太高了,完全预想不到,爽歪歪,接着叫朋友削球给我打打,脚步到位话轻松上台,失误率少很多,当然手部的动作还是有点变化,小臂垂下引拍和点点收带小臂。这也就是体会下,动作要稳定下来看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总结,我完全没想到有的效果,也理解些蹬胯的含义,这种不怎么转腰的动作,正反手的转换快很多,特别是从反手到正手的转换,能迅速发力到位,干净利索不用多余调整。上述全是个人体会,姿势只针对个人合理,感觉这个年纪还有点小进步,挺沾沾自喜的。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