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用身体打球(转)

已有 818 次阅读    2012-05-23 09:19   标签身体 

     从"浅谈顶髋"一文部分球友的跟回帖中看到,部分球友对重心"转移"和"转换"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甚至混为一谈,这种现象在其它帖子中也会不时地出现,重心转移及重心转换到底有无区别、区别又在哪里?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下个人认识,以期交流。

  重心转移也称重心平移,这在实际运用中基本是相同的。我们都知道,人体正常站立尤其是立正站立时,身体的重心是平分在两只脚上的,当过兵的战友们体会更深的是这时的重心应略后偏于双足心后、双足跟前的位置,这样才能做到收腹挺胸提臀。如果放在足跟,挺胸提臂容易,收腹却很难了;如果放在前掌上,那么收腹很容易,挺胸却难了,但这却正适用于我们乒乓球运动员的收腹含胸、身体略前倾的准备站位要求。那未,"双脚分开同肩宽或略比肩宽"又该如何理解呢?一个"或"字,区分了直、横两种打法的站位不同。国手们准备站位时,往往都站在偏反手位置上且左脚前右脚后呈外八字型,尤其直板选手更为明显,这时的重心应略偏于左脚,双足跟微虚,这样利于持拍一侧的右脚迅速上前利用正手接发球和随时向正手位移动,并可以随时发挥正手的作用。这时的双脚分开的距离如果象波尔一样分得那么开,虽有利于低重心起半出台球,但若向右移动时必先提起重心才能移动,对于业余的直拍球友来说可能大多数人重心尚未提起,球已落地了。 偏反手位的重心偏左脚的准备站位在回接中路或正手位台内来球时,右脚伸入台内,这时的重心应从略偏的左脚前掌平移至略偏于右脚前掌,足跟并不落地。为什么叫平移,是因为由重心的移动所产生的势能变化不大且是水平移动的,体现在具体动作上应是右脚贴地面移动到位而不是抬起右脚前踏到位,如果出现后者情况,后果一是重心不稳、直接影响手上动作;二是延误时间,会失去最佳击球时机;三是重心前移过多影响回位还原较慢。所以,六种基本步法中的脚步移动方式大多以"平移"为主,称为"转移",其意乃基本相同了。

    那么"重心转换"与"重心转移"意义有何不同呢?我在"浅谈顶髋"一文中强调了"顶髋"到位的重要性,那末,怎样才是"顶髋"到位呢?众多回、跟帖中MZNFHP球友的一句补充体会:"顶髋到位即为向发力方向顶髋",虽文字不多,却值得赞赏。因为这句话说明了一个很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身体各部位的发力方向与身体重心的转移方向是否一致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细节很多也很复杂,就从"再谈用身体引拍1-3"中的最基本动作开始到"浅谈顶髋"一文的延伸谈起。 在"用身体引拍"过程中,"斜身、沉肩、拉手引拍、脚步微调"后,身体重心"平移"后己略偏于右脚前掌,然后是蹬地发力。这其中的一个细节应引起注意,就是究竟是前掌外侧蹬地还是内侧蹬地,这两种说法都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到底哪个对?!从启蒙教练的教导始至长期实践中,我个人赞同并沿用张晓蓬老师的前脚外侧蹬地的说法,因为它确实利于向左前上发力并可随时启动,如果实战中移步到位后要做"双膝微内屈、重心落在双脚内侧、启动时以右前掌内侧蹬地"的调整,对于业余球友、尤其是刚入门的球友可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有球友说蹬地发力时感到重心向上多而不易向左前上,不妨试一下发力时用前掌外侧蹬地的感觉;这个感觉应该是姆指根后的骨尖处为中心点,以足跟向外、骨尖为中心点似碾烟头一样蹬地,大家不妨试一下,"碾烟头"后外侧触地的感觉。当然在移位时用内侧蹬地是正确的,但发力时应有区别,直接蹬转时用内侧较合理,但从踩实到蹬转的二阶段过程中,我感觉用"碾烟头"式的外侧会较实。 前掌外侧蹬地后所产生的有方向的"力"经脚踝关节开始上传(这时侧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从力学角度讲己从势能转为动能,因为这个"力"经踝关节时由于"差向性"和"差速性"的影响,己经有了部分衰减),即"动量"开始上传。经"挺膝"动作,"动量"经大腿上端骨股头达至髋关节从而传至骨盆的右髋骨部分,这时的"动量"经膝关节的明显动作应有所增加,这也是称之为"动量"或"动能"的依据(下同);"动量"传递至髋后即已达腰部,所以顶髋带腰就显得重要了。我在"浅谈顶髋"一帖中已经强调过顶髋的重要性,因为部分初学球友没有认识到顶髋带腰是转腰的必须动作,甚至有球友不侧蹬、挺膝,而只"转腰抡臂"去击球,这样是永远不会找到正确地摩擦感觉的,因为抡臂的结果是球还没来得及摩擦就已被"抡"飞了。正确的动作是:侧蹬方向、顶髋带腰的方向、转腰锁大臂迎前方向、小臂加速方向必须严格保持一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力方向保持一致。说到这里,一个不被重视的问题也应该说明一下,那就是执拍手一侧即惯用的身体右侧的动作讲得很细,那么身体左侧就没事干了吗?!有人会说"保持身体平衡、顺其自然不就完了么!"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还是从最下端的发力时的起始点.....脚上说起:斜身、沉肩前提下右脚侧蹬时,应把身体重心转(平)移的势能(绝非只是身体重量)反弹释放出来以助发力,但这个反弹释放的方向绝不只是向作为支撑点的左脚移动那么简单,而是在收腹含胸、身体前倾前提下向左前上方反弹,配合上肢(转腰带大、小臂及腕的发力经各关节传递)的一系列"动量"增减动作,左脚、左膝及左腿、左髋、左肩、左臂应随"右部集合"向左上的同时有向左后下的"予动"配合动作,也就是说"左前上"与"左后下"是基本同步进行的,甚至可以说"左后下"可以先于"左前上"来引导全身的集中发力,这也是全身正确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只是简单的顺其自然了事。感觉发力不足的球友不妨试一下这个"予动"的"集合动作",感觉发不出力或动作过大的球友也不妨一试,这非常重要!(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有关"予动动作"的详细内容感兴趣的球友可随帖讨论交流,这里恕不细述!) 转腰带右肩、锁肩带大臂迎前的说法没错,但不具体。实践中个人感觉大臂不只是随转腰带肩而被带动,而应是随顶髋转腰而主动带小臂迎前,但大臂相对的主动发力应随转体而动而不是以肩关节为园心的"抡",它的感觉应是整条上(大)臂随转腰而横向迎向击球点,在惯性作用下大臂这时应贮存一定的"势能",随着这个"势能"的增加来带动整条手臂迎前;有球友不是"横向前迎"而是随小臂"顺向"移动(抡),那么你的小臂永远也找不到二次加速的感觉。(有关这个论点请看德瑞克版主的弧圈技术系列文章里"发力与摩擦"一文中王力勤正手拉球的视频,非常直观。这里应感谢德瑞克版主,谢谢!) 随着侧蹬、挺膝、转髋带腰、锁肩带大臂、小臂二次加速、手腕内收、中(食)指顶板等同一方向(落点为对方正手位的斜线)的左前上方(别忘了左半部的"予动"配合)发力击球时,身体的重心已从右脚前掌随着身体的前倾变前挺己然提高至"丹田"处(左、右髋的中心点),与此同时,身体左半部的相反方向的"予动"应该巳然开始,即平时所说的"刹车"动作,最为明显的应是左腿的支撑作用和左髋的反向回顶的合力。这时球虽己离拍,却还处于随势挥拍和收拍还原阶段,身体重心在惯性下仍在小量左移,这时身体的"重心"巳有多半以上至左脚上,这个转移过程是由右(脚前掌)下提至"丹田"处再向左(脚)下转移的,它的转移方向和力度与"平移"都是有明显差别的(前者的动能转中过程中变化较后者的势能转移变化要明显得多),个人拙解,姑妄把这个过程自称为重心转换罢。 随势、收拍阶段准确些讲应是身体右侧支持动量上传有关各部位是在随惯性继续"顺势"运动,而左侧随"挺左膝"时起的逆势就已予动。所以这时讲全身放松只是"关节与肌群"的一个相对的概括,实质"顺、逆"势都在运动中。所以,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就应该说:从引拍击球始至随势挥拍、收拍止,身体各部应处在动态的平衡中,而并非是全部的放松,否则,"迅速还原"是不可能做到的。 国家队领队尹霄曾说过:学只是一种参考,重要的是自已钻,方法无定式。秉承此意,以上内容仅一孔之见,罗嗦至此以不负几位网上球友之托。余下,请球友们点评、讨论、交流,以求共同提高。 

    以下是在其它帖子上回答球友提出的关于"非执拍手放在什么位置"问题时的部分内容: 首先肯定,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这是一个对技术高度提升而必须研讨的一个话题。很多球友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还没有注意到或根本不重视,这无疑有碍于技术的进阶。 有人认为,身体左半部分只要在发力时维持身体平衡就可以了,这只是整体技术在初级阶段时的简单认识,有道理而不全面。在"用身体打球"一帖中我已经说明了身体左半部分在拉球时的集中发力方向上的"助势"及顺势挥拍及收拍还原过程中的"逆势"的作用,只是有关部位的详细动作没有讲。 从身体左半部讲:在右侧的侧蹬地、挺膝、转髋带腰、腰带前(大)臂向前迎球时,左半部相应各部位也应有与这个发力方向相反地、主动地的反向动作来引导和协助发力,其中左膝关节的"挺"有助于重心的提高、左髋的左后移有利于右髋的前顶、左肘关节部与左肩关节部的后"抖"有利于右小(前)臂的二次加速,而左肩的后移则有利于右肩的"左上"等,这些动作有利于全身的集中发力;在左膝关节"挺直"到重心己部分移到左脚的感觉时,其反作用力即左腿支撑力巳开始显现,左侧各部位的"惯性后移"巳应遭抵制,逆势予动开始,所以应在这时从意识上加以控利惯性的后移之势,即平时所说的"刹车",但这过程应是放松状态下的刚性"予刹",即"逆势"要予动,而不是紧张的"硬刹",否则会引起全身僵硬而不利于还原。 至于非执拍手到底应放在什么位置,建议是:一般应自然的放在左侧小腹前即可。击球瞬间是小臂、手腕、手指合力之时,小臂应是惯性向前,大臂则是自然放松的随势。以下是回答一位球友的回帖:以下是回答一位球友的回帖:以下是回答一位球友的回帖: 肌群的张弛和收缩程度体现了此肌群工作时所产生的"力的大小"及"力的产生速度",但这个"力"的传导最终仍然要由各关节来承担,这是勿慵置疑的。由于主导各关节的肌群的能量不同及发挥这个"能量"时的差别,所以参与传导这个"力"的各关节在传导过程中除"差向"和"差速"现象引起这个"力"的衰减外,还由于有各不同肌群的参与而使这个"力"有量的增加。个人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会称这个"力"为"动量"的原因,因为这个"动量"在上传过程中经由各关节时会因掌控能力的不同而会有增加和减小的现象。当然,我们追求的是这个"动量"的最大的增加和最少的减小,才能有所谓的"暴发力"。我们用"立柱顶千斤"的道理来比喻,立柱能顶千斤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基础,这就是"髋"的作用,"腰"转了,上体向前了,却没有"髋"来做基础,任何人都不可能发出自己的最大力量的,就更别奢谈什么"暴发力"了。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