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老妈的乒乓情缘

已有 953 次阅读    2012-03-16 22:10   标签乒乓  情缘 
最近每周陪老妈打两次球,一般是周三或周四晚上或周末下午在颐芳园,每次一小时。说说老妈的乒乓情缘。我妈今年六十八,黑龙江大学退休英语教授,小时候喜欢乒乓球,可苦于没有条件,一直没有机会练球,后来有了我,更是又忙工作又忙家庭,没有时间打球(我是单亲,几个月大时父母离异,我妈独自一人抚养我长大成人)。直到04年退休,她六十岁时才终于可以圆儿时的梦想——学习并经常打乒乓球。那时候她还在哈尔滨,请黑大校队的学生教球,专业人士用多球喂出来的基本功比我还好!(她的教练叫幺兰,据说代表黑大打全国大学生联赛拿过冠军,后来学校保研,一方面可以继续为校争光,另外校长公子跟她学球:)教练建议我妈用横板,上手容易,她的是一块几十块钱的成品拍,好象是流星牌,还是直板,她舍不得换横板,好在手小,勉强凑合着能用。听说她开始打球我很高兴,那会儿也正是我球瘾重新恢复刚换了蝴蝶底板的时候,给她配了块球拍过年回家带回去了(是在厂桥附近的卓隆体育配的,底板是郗恩庭激光雕板系列,好像是航天飞机,260元,正手729,反手729-2,还可以)。回家陪她打了几次球,她正手攻球的基本功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只会正手攻。有一次她约教练练球时我陪她去,跟教练打了会儿,太厉害了,我一个球搓过去,自以为很转,结果人家根本都不用拉球,一板就打到我反手端线两个白边交叉点,根本就没看清球!也体会了一下打多球两点三点跑位,这叫一个累啊,几分钟就瘫了。又扯到我打球了,书归正传,我妈接着又跟教练练了反手和搓球,但时间不长就出了意外。她本身的协调性不是很好,又总不服老,我姥姥当年给她总结的是爱逞能。除了乒乓球,她常年坚持游泳,还想练跳水(不是高台啊,就是那种比赛时从岸边起跳入水),在健身房拉着一个体育老师教她陆地模仿动作,结果那体育老师还真教,意外就是这样发生的,在她对着镜子体会弯腰仰头背手重心前倾时倾大发了,一头栽向练习压腿用的栏杆上,没来得及伸手扶,直接是鼻梁撞木桩,当时就颈部以下失去知觉了。我赶回哈尔滨急坏了,好在十天后恢复知觉,不过大夫一致意见得做手术,她本身就有严重的颈椎病,所以这次意外冥冥之中也是好事,敲响了警钟!不过那会她没下定决心做手术,暂做保守治疗。06年3月,终于下决心到北医三院做了手术,很成功,不过由于此前常年颈椎病造成对脊髓的压迫,症状缓解不显著,只是没有了瘫痪的危险。07年元旦把老妈接到北京,尽管我不争气一直没买房,借了单位的中转房,两人倒也夠住,不能再让她一个人在北京了,我也没成家,有妈的地方才是家啊!术后复查,康复锻炼,静养一段时间,大概从08年开始经常打球。虽然她症状还有,腿麻,腰椎也不好(多家医院诊断不建议再手术了),每次打完球,她都会感觉轻松很多。于是乒乓球成为帮助她康复锻炼的重要手段。我陪她一点点恢复正手攻球,教她找到反手快拨的感觉,现在正反手的摆速也能打的象模像样了,不过我不让她过多用腰,怕受伤,动作幅度也不能太大。就是这样,她打顺的时候经常连扣十几板,而且节奏相当好,都是上升后期迎前撞击为主,连珠炮似的,配上满头银发,甚是潇洒!;)而且陪她打球,我也可以练球,我较比定型过硬的推挡就是这么练出来的,而且随着她攻球稳定性的提高,我开始用正手喂球,正手攻球的稳定性也不断提高。她打球落点很固定,我就不停跑动,一板正手,一板推挡,一板反面,步法也练了,加之我的回球既要落点固定,又要让她能借上点力,对锻炼手感相当有好处。这就是老妈的乒乓情缘,我要一直陪她打到她80岁,90岁,乐此不疲!;)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