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仔细体会放松,适当紧张,再放松(转)

已有 739 次阅读  已被 1 位用户收藏  2013-01-23 00:10   标签体会 
[转帖]仔细体会放松、适当紧张、再放松 所谓的放松,就是我们在进行乒乓球运动的时候,身体、肌肉、心理都处于十分自然的状态,打乒乓球时,放松能让你的移动更加的顺畅和灵活。球的速度更快,动作协调好、还原快。太过紧张,会使你的动作僵硬泛化,移动慢、击球时间靠后,连续性差、还原慢。所以我们在打乒乓球的时候要学会放松跟适当的紧张来结合,当然了,太过于放松,连球拍都好象握不住也是不好的。而放松与适当的紧张才是乒乓球运动的完美结合。适当的紧张令你的动作更具有爆发力,拍面更固定,命中率更高,击球的时候更加体会到击球的感觉。听起来好象有些矛盾,球迷们应该理解得要适当放松。在单项的技术运用中,在准备击球的时候我们的整个动作、心理、肌肉都应该放松,接触到球的时候我们要有适当的紧张感,感觉到球出手以后身体马上又放松。也就是:放松(击球前)-----适当紧张(击球时)----放松(击球后)以利于你的连续进攻。这样对你的球技有很大的帮助,你会感觉到你的球比以前更加的有速度,有爆发力,命中率也有所提高。能衔接到下一板的技术当中去。这个是本人在教学与训练中的感触,希望能给球迷们分享。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正手发力专家谈1.人体的关节多是杠杆原理,多是速度杠杆,因此分析发力不能脱离杠杆的原理。杠杆原理的核心是找到一个支点,所以从发力击球来分析,第一个支点肯定是登地。这也是为什么伤残人坐在轮椅上不容易发力的原因!击球瞬间的支点应该是髋关节,因为登地的力量需要通过髋关节向前传递到击球的手臂上去。如果髋关节不稳定,力量就会向上,传递到肩背。发力不集中,2.重心转移在击球前已经开始了,并且贯穿于整个击球过程,问题的关键是在击球瞬间找到一个支点,使击球重心在瞬间保持一个停顿,这和击球的线路有关,以侧身拉球为例,拉斜线时,重心的支点应该在左腿上,拉直线的时候应该在右腿上!3.脱节就是因为登地、转腰不同步,不同向。协调的定义就是腿腰手同时向同一个方向集中用力。 协调用力是基础——腿、跨、手必须同时同方向动作 向前用力是指导——腿、腰、手都必须首先向前用力作用于球,在此前提下向其他方向调节 用力支点是关键——近网球瞬间支点在腕关节,近台球瞬间支点在肘关节,离台球瞬间支点在持拍手一侧的髋关节! 用力方法是技巧——根据来球和自己的战术目的,可以采取加力,借力、合力、摩擦、弹击等不同方法上述4句口诀请按顺序查找自己动作中的问题,加以改进,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4.至于换手练习是因为原来的动作定型不易纠正的原因,我认为大可不必,不要把纠正动作理解成改正错误。应该理解为学习一个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击球用力方法,这样就不存在心理障碍了。 无论是王励勤还是孔令辉他们都在追求一种鞭打式发力的方法拉弧圈,只不过王励勤的爆发力(击球力量,更优于其他选手)所谓鞭打式发力是以腰跨作为向前发力的一个支撑点,在击球一瞬间,腿部撑住腰跨,有肉眼看不见的一个暂停,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使手臂得以发力更优化。拉弧圈必须用手腕,现在的弧圈是撞击和摩擦的组合,手腕触球的弹击成分多,摩擦成分少,这个球就比较爆。反之球就比较转!手腕动作要强调力量从食指中指传递到拍子的击球部位,而不是从手掌心传递,食指和中指兼有控制方向的功能,为了控制低弧线因此也就出现手腕向里钩的现象。 你们可以仔细观察《乒乓世界》发布的著名乒乓运动员的弧圈分解图,注意他们的腰跨动作和手腕动作。1 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对方过来的球,回击时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击,双方才能有节奏的练下去,而且不累,这样才能提高手感。2 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这样打球才稳。3 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4 击球时,手臂必须放松,有用腰转动打球的感觉。5 打球要有击打(快攻)的感觉,不是摩擦。6 腰部要放松,不要紧张,否则看起来是直着腰板打球。其实,整个打球过程中,只有击球的瞬间是紧张的。7 反手位侧身时,身体更要低,才能打的准。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