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兵乓心境(感悟与体会)

已有 365 次阅读    2013-04-14 14:37   标签体会  style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乐趣无限,智慧无穷,趣味诱人,老少妇孺,水平高低皆宜的一项体育活动。只要你走到乒乓球台前,愿意挥拍活动起来,从不会到会,从初级进入中级,随着辛勤汗水的挥洒,日复一日,体魄得到强健,身心获得愉悦,乒乓功夫定会逐渐提高。随着技术的全面提升对乒乓球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得到不断提高和深化。乒乓球运动魅力更加妙不可言,它可以让人陶醉痴迷,有的人甚至把它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它的规律是入门容易,提高难,越往后越难。一段时间内不仅原地踏步不前,甚至还有退步,它的提高与进步属于螺旋式上升状态。

     乒乓球运动从训练到实战要想取得超常提高和进步,与任何运动和行当一样,除了勤学苦练外,必须要有正确的技术理论指导,这是成功的捷径。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动,要走很多弯路。如何才能打好乒乓球,是很多爱好者梦寐以求希望得到理想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著书立传者大有人在,依己拙见,除了在理论指导下练好基本功,包括基本战术外,最最重要而往往又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心理范畴的东西。不同阶段心态如何?该想什么?从哪儿人手?怎样才能打得通?…

  判断一个人球打的好不好,不要被比赛前的练球,单线进攻和防守的姿势好坏,成功率高低所迷惑,而是要看比赛起来的基本技术串联的综合能力。不少人跟人一练球就被人吓唬倒了,丧失掉自信心,还没打就输啦。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你还有对方不及你的地方,树立自信心,开动机器,扬起智慧的风帆,起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正确的思维方法决定正确的行动。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是寻求刺激,获得乐趣之所在。

    比赛如同战斗,敌我双方总要扬长避短,避实就虚,真真假假,虚实结合,争取克敌制胜。战争中以弱胜强的战例听了不知多少,举不胜举。比赛同样,只要方法对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11分制,偶然性极大,只要进入状态慢,无谓失误多,结果都很难预料。名人,高手被无名鼠辈斩落马下的事例不胜枚举。

    从发球接发球开始双方就进入短兵相接阶段。好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创造机会通过进攻得分。如何实现得分目标双方心理活动耐人寻味。具有一定水平的球员发球时可以通过同一动作发出各种不同旋转的球,转与不转、左右侧旋、侧上侧下、急上急下、高抛发球等多种多样,花样翻新的发球,特别是个人拿手的“绝活”,总想让对手先“尝尝鲜儿”,迅速判断对方哪种球不适应。同时,注意变换落点发现新的得分点。对于对方不适应的发球可以穷追不舍,迅速拉开比分差距。也可把对方接发球弱点牢记在心中,掌握在手中引而不发,到关键比分时做为杀手锏。通常比赛要比平常活动时气氛紧张,关键时就加个更字,处理球很难得心应手,甚至动作变形,跟不会打是的,趁机进攻岂有不得分的道理。

    接发球方要全神贯注注意准确判断来球旋转方向。处理球的方法要注意多样化,劈长摆短,挑拉变下为上等方法。切记不要用一种方式从头打到尾。这样发球方心很定,可以尽情施展雕虫小技,“小魔术”越变越得心应手。其实,只要判断好旋转用同一种方法也是可以把球处理好的。总的原则是处理过去的球力求落点刁且具有侵略性。业余爱好者经常把搓球做为接发球的主要手段。可不可以?可以。但是,不可把搓球简单理解为应付,对付,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在实战中好的搓球经常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秘方良策。劈长摆短,搓转与不转,搓侧旋急下旋等技术,其出发点都是尽量给对方制造困难和难度,为自己争取得分的机会,应做到尽量不出现落点不好,半高球之类的失误球给对方形成进攻得分机会。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反过来,坏的开头已经埋藏下失败的可怕隐患。造成害怕对方发球的心理阴影,甚至丧失掉信心,无心恋战,形成毫无斗志满盘皆输的局面。仔细琢磨接、发球的内心活动无非是采取“瞒天过海”“以逸待劳”等胜战计,斗来斗去,少失分多得分,争取每局先拿到11分获取胜利。

    发球接发球不仅是拉开一场比赛的序幕,同时随着比赛从每局的初期、进入中期、直至后期伴随全过程。做好这一重要环节的心理准备和增强抗干扰能力,不断提高抗压减压能力,处惊不乱,镇静自若。无论顺利与困难都不能喜形于色、脸上的表情越少越好。形势无论多么险峻,比分差距有多大,都能够做到脸不改色,心不跳,尽量不给对方露出破绽。镇定还是故作镇定这是比赛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对方“抓住小辫子不放”。否则能够招至“灭顶之灾、杀身之祸”。

   发球接发球固然重要,它只不过是全局中的一个环节,是取胜的重要技术。它不可能代表比赛的全部,更不可能成为决定比赛的唯一。比赛的核心是根据自身能力正确实施技战术。业余圈内虽不可同专业运动员相比,但从技术、心理层面也是大同小异。专业运动员是在高层面上,应用高、精、尖技术进行较量。业余选手在一般技术层面上进行比试。

    业余圈内的进攻技战术一般多为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搓球起板、左推右攻、近中台两面攻、快攻、弧圈加块攻、两种不同性能胶皮变换进攻、推攻、搓攻…等等。基本战法为压住一侧突击另一侧或通过旋转、落点变化致使对方失误。随着时代的发展,乒乓球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创新,新战法不断丰富。正反手前冲弧圈球、高吊弧圈球、直板横打、拧拉拧打…等等技术也在业余圈内屡见不鲜。﹙大多为形象威力小﹚

   各种技战术如何实施即为准确和标准鄙人实在说不出一二。虽然我一生业余打球不过二十来年,似乎也该有点心得,粗想好像有点,细虑无影无踪。为了抛砖引玉,做为互勉,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愿从心理层面尝试着略谈鄙意拙见。

    主动进攻是否决定取胜,理论上可以成立。在业余圈内就不见得。主动进攻必须做到命中率高,且击球有质量﹙旋转强、落点好、力量大﹚。乒乓球比赛不是按主动与被动判定胜负,而是按得分多少论输赢。主动进攻再多不得分那也是徒劳。反观有些人就是被动防御,站在台前左来左挡,右来右挡,一两板打不死。还有得是上来就是搓,一板不起,保证命中率,控制落点,反而轻松获胜。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爱好者,受身体机能限制,步伐缓慢迟钝,虽然积极进攻,往往对方只要多防一板,眼瞧着够不着,一点辙没有。不是主动进攻准得分,被动防御定失分。正确处理主动进攻与被动防御的关系实在是取胜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节奏变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赛中要做到节奏有变化,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但是一旦做到了效果极佳。拉球中前冲有高吊;搓球中快搓变慢搓,加转中有不转,搓长中有摆短;推挡中加力推变吸短…等等节奏的变化都会给对方遭成失误,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变化节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严格地说它属于高技术。不仅手上要有功夫,还要审时度势。乒乓球技术的掌握是在千百次的反复训练中形成,百炼成钢,熟能生巧,很多技术都是下意识动作。乒乓球运行速度如此之快,旋转变化如此之大。人的正常反映不可能适应,所以出现失误是绝对的。习惯了的动作要想在瞬间内改变,实际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级无谓失误,多数情况属于动作手法不适应来球的速度、旋转变化所造成。所以能够做到节奏有变化,就会增加对手处理球的难度和丢失分的机率。

    精神常驻,追求无限是乒乓乐趣的重要一面,同时也是取胜的重要条件。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知难而进,锲而不舍,胜不骄、败不馁,不做“东郭先生”,不学“沽名霸王”…等心理层面上被人们崇尚的体育精神,是我们无限追求,精神愉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在竞技体育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业余比赛中经常出现一方大比分领先1728,甚至再拿一两分就可取胜的局面,转瞬之间,被对手追赶上,大比分差距顿时化为无有,板平或反超,导致败北。这样的事例经常出现,为什么呢?仔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技术因素少,精神因素多。无非是大局已定,松口气歇一歇;麻痹大意,避着眼打拿个一两分不成问题;高枕无忧,幻想靠对方失误轻取得分…等等“大意失荆州”。给不少人带来无尽的烦恼与后悔。无谓地为失败买单。世上没有后悔药。有的只是通过不断有意识的磨练,逐渐培养起一种勇往直前,不松懈、不懈怠的拼搏精神。精神的力量虽不是万能的。但光有技术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对每局11分制要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掌握比赛中的主动权。乒乓球比赛由每局21分改为11分赛制,不仅仅是赛程缩短,重要的是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增加了竞争的残酷性,胜负的偶然性难预料,弱者战胜强者机率加大成为可能,比赛更加激烈,胜负结果富有悬念,增加了不可预知性。国际比赛活动中曾出现过3分定胜负,1分定输赢的规则。充分说明赛程越短,不可预见性越强。所以11分制赛程虽短,但学问大。虽然仅是11分,但与21分相比,同样也有初中后三期。一般4分前为初期,4分至7分为中期,8分到结束为后期。相对讲初期思想压力、杂念都比较少,放得开,可把此段做为试探、摸索,试着来看待。中期可看做攻坚阶段,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技术,迅速努力把优势转化为胜势,拉开比分差距。聊到这里,不得不说一说如何看待1分球。胜负1分实际上不只是1分,而是2分。比如21领先,胜1分,比分就是31.1分的话,比分就成为22平局。所以何时都要分分必争。树立分儿分儿,运动员命根的斤斤计较思想。后期也就是围棋常说的收官阶段。决胜期预示着艰苦期的到来。领先方想趁胜追击,扩大战果拿下比赛。落后方则要奋起直追,抓住最后的机会,力争反败为胜。此时也是双方心态变化最为激烈的时刻。想赢怕输,畏首畏尾,丧失信心,气馁放弃等等表现。紧张激烈显而易见。此时调整好心态极为重要,忘我投入比赛,只考虑战术,头脑中不要出现任何一闪念的东西,胜利的希望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比赛中双方综合能力有差异是客观存在,弱势方如何战胜强势方,可说的内容当然很多,但是最该注意的一点是比赛中想方设法不要把比分拉开,不拉开就有机会,否则铁定输啦。是人就有思想。有思想就会随着比赛紧张程度起变化。比分接近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比分一拉开,强势方思想轻松,动作就可能更加准确到位,潇洒自如,失误反而减少,弱势方想战而胜之比较困难。

    比赛时,往往你怕对方,对方也在怕你。你怕对方侧身攻,对方确怕你变线而不敢侧身,你要抢攻,怕对方先下手,急于起板,而对方又怕你抢,变落点变旋转,甚至抢在你的前面。就这样,比赛中你怕我,我怕你,怕来怕去,一个有经验,善于分析,透过表面看到实质的人在这个时候就占到便宜。要学会分析对方运用战术,驾驭别人,战而胜之。

 

    我在上面聊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老生常谈,平淡无奇。草根思维,平民想法。有可能道理往往就偶于之中。就象鲁迅先生所讲笑话“勤捉”一样,看似平淡,实则切实可行,而且有立竿见影之可能。不彷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不断总结提高,从一个层面上升到更高层面,不断玩味出新内容,新观点。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