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直接捅正手的坏、好处比较

已有 793 次阅读    2013-03-29 16:26   标签 

坏处:

1、面对职业运动员,容易被一板弄死;
2、捅正手后容易形成相持局面,你不一定有这个实力;
3、没有3以及4、5、6,以上两点就够了。

是的,有时候致命的东西并不多,也没必要多。小狗狗折腾你半天你也不会死,毒蛇一口就足以让人毙命。不管你是直接发球发正手还是接发球捅正手,以上两点就如同毒蛇的两颗毒牙,一口就可以置你于死地。

那么优点呢?有没有优点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然没人会这么用了。

那么优点是什么,有些什么呢?

优点:

1、正手位正手进攻,相对容易,但绝对威胁下降了。

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是王涛同志在某次解说的时候说的,哪场比赛忘了。大家想想,通常我们说什么老瓦、刘国梁、马琳抢攻牛逼的时候是说的他什么时候的抢攻?

没错,都是说的侧身,没人说是正手位的抢攻。

侧身位由于站位的不同,当其使用正手的时候,整个人腰子都转上去了,所以击打球的时候是全身的力量。而正手位的话,虽然也动了腰,但幅度明显不如侧身位,所以出去的球质量就不如侧身位。

这时有人就会说了:这样的话咱们不都捅正手算了?

亲,不要忘了一个根本问题,世界上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侧身位动作大,球的威胁大,但是带来的不便就是启动要准备早,反应要快,而且判断要准。启动慢了,侧个身拉过去没质量,被反拉甚至推死都有可能;反应不快的话很容易被打追身;判断失误的话你自己侧自己的身去了,人家直接捅你正手就淡了个腾了。

一句话:侧身不容易。

对手又不是白痴,虽然你侧身威胁更大,但人家可以让你不侧身嘛!不然这世界上还需要反手跟推挡技术干嘛的?

之所以忌惮直接捅正手,就是因为捅正手了对方就有数得多——质量再不高,也比反手和推挡要好。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不等式:

一般侧身正手质量>一般正手位正手质量>一般反手质量;
一般侧身正手稳定性>一般正手位正手稳定性>一般反手稳定性。

如果直接捅正手,可能输的几率有五成;而如果送侧身位,对方抢拉上了,输的几率就有八成;而对方要是抢不上,输的几率就下降到了三成。

人生如赌博,打球也是人生的一种,所以,你懂的。

2、相持

是的,什么套路对什么人。比如说王励勤打我,可以不用套路;但王励勤打王皓、马琳、波尔等,都要就讲不同的套路,否则一个模式打,肯定行不通。

大家仔细留意,直接捅正手的人,有几个不是打实力球的?

佩尔森捅刘国梁,王励勤捅马琳、王皓捅施拉格(听着怪怪的)……

是的,捅完正手后对方一般是很难拉直线的(我是说拉得上台)——如果对方这也能行的话,那这场球你基本上就没法儿打了。而一旦是拉斜线,那就必然走向对拉。

我们都知道。佩尔森对拉比刘国梁好,王励勤对拉比马琳好,王皓对拉比施拉格好。

所以什么战术适用什么人。一般打前三板的选手,很少直接捅正手,捅也是出乎意料的捅,不会跟老佩这场球打刘国梁一样明目张胆、张灯结彩、彩……

3、也没有3以及4、5、6、7了,理由同上。

这时有人变要问了:到底该怎么弄啊?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

世界上干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而且更淡腾的事情在于:一切皆有可能。

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捅正手以承受被对方先上手的危险呢,还是一直摆反手来寻求安稳,这也是一个问题。

其实你不管捅正手还是捅反手,也就俩结果:赢,或者输。

想开了,那就无所谓了。

世界上的事情可以复杂想,也可以简单想。平时多思考,最好能精确到每一个具体的,比如捅正手赢的几率是百分之三十二点三,侧身是百分之四十四点四(全是随即的哦);但简单想的话,不是输就是赢,如同著名的“上帝掷骰子”一样,都是百分之五十。

而且,你平时侧身可能成功率有百分之八十,而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可能就一场球,百分之二十都不到。

一句话:心有多大,成功率说不定有多大,也说不定有多小。所以自己斟酌去吧!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