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2000年吉隆坡世乒赛(十三)

已有 1126 次阅读    2013-03-28 13:02   标签吉隆坡  世乒赛 

评价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有时候,未必是成绩。

比如刘国正吧,一辈子下来一个三大赛事单打冠军、甚至奖牌都没拿到过,但他的名气和地位都比郝帅邱贻可,甚至奥运冠军陈玘要高些,为什么?

没有后来四十六届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刘国正可能什么都不是。

很多东西,是无法量化为奖牌数目等东西来进行评价衡量的。

现在正是狭路相逢的时候,佩尔森和孔令辉谁是勇者,谁就能取胜!

显然,佩尔森更神勇些。

又是抢攻,又抢攻了两个,然后反手相持中明显感觉佩尔森在加力,孔令辉则是延续他那中规中矩的半推半拨。

抢攻也抢不过,相持也相持不赢,还有什么办法呢?

最终,佩尔森以20:16拿到了赛点。

多少分赢的我不知道,但佩尔森赢的时候孔令辉是没有给他多少压力的。和刘国正一样,如果佩尔森没有吉隆坡和北京的壮举,他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就像当年阿佩依伦、盖亭一样——这些人都是赢过中国队的优秀选手,但是,我只知道,大约三年前,我百度百科找不到盖亭,只找到了一个叫“古利安”的法国单打世界冠军。而直到今天,我也在度娘百科中找不到阿佩依伦这个人。

这就是所谓的传奇。

如此一来,中国队淡了个腾了。

按之前的想法,刘国正应该就是一个扫尾吧的人了。如果他打得过,中国队3:0拿下比赛;打不过,后面还有两位大哥,随随便便就可以赢的。

现在倒好,中国队0:2落后了。如果刘国正顶不住,那中国队将0:3输掉比赛。

大概就是这一仗,奠定了刘国正今后在国家队的地位。

一个从没有上过这种级别大赛决赛的人,面对如此大的压力。

而且他本人也有点没底:赛前,当他得知自己是与卡尔松对阵时,说宁愿遇到的是佩尔森。这大概是真话,不过以佩尔森这个状态,我估计他现在是不敢说那句话了。

从球风上看,卡尔松是两面爆甩能力突出,球风却显得极为粗糙;而刘国正则是连续拉能力强,小球也细腻。两人谁能打到自己套路上来,谁就能够取胜(废话)。

刘国正出色地完成了任务,2:0就击败了卡尔松。只能说,这是刘国正的正常发挥,这场球也没太多好评价的,毕竟卡尔松还是弱了点,刘国正这时也不怎么强,这比赛的水准也就那样,和后来对金泽洙那场没法儿比。不过能在危亡时刻力挽狂澜(虽然最后还是败了),刘国正仍然应该得到所有人的掌声!

啪啪啪……

接下来,继续高手对招,瓦尔德内尔VS孔令辉。

这下轮到瑞典人高兴了:一路上来老瓦都是压着孔令辉走的。97年世乒赛团体、99年世乒赛单项,两次都是瓦尔德内尔取胜。怎么说呢,这两次比赛,双方都死撑到了最后,比如997年,虽然是2:0,但老瓦每局都只赢了两个;99年打到决胜局15:15才拉开的比分。每次比赛,总感觉孔令辉撑不到最后,总感觉老瓦算计得更深远。

但这次,老瓦是捡了西瓜,丢了冬瓜。

估计是刚赢了多年未赢的刘国梁,瓦尔德内尔这场球明显感觉心不在焉——高手过招,岂可如此儿戏!

这场球老瓦打得非常放松,所以直接放松死了——2:0。这次是孔令辉都没怎么使劲,老瓦就输了。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从此之后,瓦尔德内尔再未输给过刘国梁,也再没赢过孔令辉(双打除外)。

瓦吃孔,孔吃刘,刘吃瓦的乒坛奇事再也不复存在了。

有一次王涛做嘉宾,对杨影说起一件往事。他说很久前,罗斯科夫从没赢过他,所以王涛跟他打感觉特舒服。但就是一次,他赢了,结果后来王涛再跟他打就越打越不顺。

有时候,就是一口气的事情。

未完待续...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