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群组业余赛事

  • 分享

    友谊之花在这里绽放-中国维和部队办联黎部队乒球赛

    静数秋天 已有 382 次阅读   2014-03-27 10:11
    新华社贝鲁特3月26日体育专电通讯:“友谊之花”在这里绽放——记中国维和部队承办联黎部队乒乓球赛

      新华社记者刘顺王艳波

      场上选手激烈角逐,场下观众呼声雷动。连日来,中国第十二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分队文化帐篷内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来自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临时部队(联黎部队)13支队伍的100多名维和官兵共聚一堂,参加联黎部队2014年度乒乓球比赛。

      个头1米80的尼泊尔中尉萨加利,外表看似彪悍,打球却格外温柔,男单比赛中,面对猛烈进攻,他始终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将对手死死“咬住”,摘得一枚银牌。

      “中国有句话,叫心急吃不到热豆腐,打乒乓球也是一个道理,越是着急越容易失误”,萨加利坦言,自己从小就喜欢乒乓球,只是条件受限,水平得不到提升,他希望以后经常到中国分队来与官兵们切磋。

      “乒乓球在尼泊尔也很受欢迎!”萨加利说,作为近邻,尼泊尔文化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他的老家,乒乓球正成为许多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学校也将其作为体育课上的热门课程。“随着‘乒乓热’的持续升温,尼泊尔健儿一定会像中国选手那样杀入奥运会,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

      与萨加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印尼的玛丽·安娜,身材娇小的她在赛场上可谓霸气十足,发球刚劲凶猛,接球果断迅速,扣杀绝不含糊,飘忽不定的球路,打得对手晕头转向,最终“过五关斩六将”,夺得女单冠军。

      “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打就一定要赢!”玛丽眉宇间透着男孩子般的坚定,她说为了这次比赛,她和队友们准备了很久,每天坚持练两小时球,她的房间里堆了一箱被她扣坏的乒乓球。

      别看玛丽球风犀利,其实为人十分友善。为了提前熟悉场地,她和队友们每逢周末就会过来练球,每次都和中国维和官兵们打得火热。“到中国营就有一种亲切感!”玛丽告诉记者,她在这里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大家一起切磋球技,交流彼此文化,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增进了感情。

      加纳选手安库拉·本杰明是一匹“黑马”,男双比赛中,球技看似平淡的他,凭借与队友的默契配合,竟然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击败多位强敌,最终挺进决赛。面对中国选手的强大火力,安库拉和队友依旧雄风不减,攻防兼顾的打法,给对方造成不小压力,比赛一直胶着进行。决胜局,安库拉和搭档出现小小失误,以微弱的劣势憾负。

      “姜还是老的辣,以后得加倍努力!”安库拉告诉记者,2009年来黎巴嫩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时曾到中国营区参观,第一次接触乒乓球就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此后他经常到营区来拜师学艺,不光自己的球技突飞猛进,还带动了身边战友参与进来。

      “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安库拉淡定地说,每年联黎部队乒乓球赛他都第一个报名参加,从来没有想过名次的问题,在他看来,能和众多维和官兵同台竞技,已经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

      场上激战正酣,场下也不甘示弱。为了给队员们加油,各国“拉拉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加纳官兵跳起了“蹦山舞”,土耳其官兵摇响了手铃铛,印尼官兵振臂高呼“卡鲁啦”,中国官兵擂起了战鼓……一时间,文化帐篷内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令人顿感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种子选手”黎巴嫩籍国际雇员瓦西姆是一员老将,曾是体育老师的他,参加过23场市区级比赛,先后获得11块奖牌,这次比赛,他再次技压群雄,摘得桂冠。“这里高手云集,能够战胜他们,实属不易!”领奖台上,瓦西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祝你生日快乐!”加纳女队员琳达刚站上领奖台,台下观众齐声唱起了生日歌。原来,工作人员查看选手信息,得知今天是琳达的生日,于是悄悄发动在场官兵,特别安排了这么一幕。

      “谢谢你们,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琳达高举手中的奖牌,眼睛里闪动着幸福的泪花。她说,这次比赛给她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感谢中国官兵举办这场高水平的赛事。

      “这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又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分队副队长肖燕介绍说,乒乓球赛是中国分遣队承办的唯一一项联黎部队赛事,也是参与人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一项集体活动。为了搞好此次比赛,他们提前半个月着手准备,精心设置比赛场地,系统培训工作人员,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比赛环境。

      比的是精神,赢的是友谊。临近结束,各国维和官兵纷纷合影留念,伴随着闪光灯耀眼的光芒,快乐在他们的脸上绽放。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