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胶技术(转载)
已有 3023 次阅读 2012-10-29 10:41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长胶器材的物质性决定了长胶打法的特殊性,而先进的意识和理念,对长胶打法的完善和提高,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长胶打法的意识问题,球友们提出了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有以下几种:
第一,迎前意识。长胶的优势是回球下沉,反旋转,不易吃发球。弱点是速度慢,容错性低,难控制。回球速度慢,就会使对手有时间调整,从容击球,赢得主动。而速度却是是乒乓球十分重要的致胜因素之一。怎样克服先天不足,加快速度,加强控制,降低失误呢?这就要求长胶选手必须增强迎前意识,在站位和击球时间上做文章。一是站位近台,决不退台。面对强烈的弧圈球,长胶选手一旦退至中远台,必然导致回球质量下降,失误增多,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二是在接发球和相持环节坚决打球的上升期和最高点。通过早上手、早发力,提高初始速度,在控制中调动对手,发挥优势,抢占先机。这应该是长胶选手在比赛中掌握主动,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第二,控制意识。控制与反控制是乒乓球运动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现实体现。发球是控制,接发球就是反控制。进攻是控制,防守则是反控制。而进攻与防守、控制与反控制,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时候可以转守为攻力图控制对手,有时候又有可能被迫由攻转守,由控制改为反控制。总之,不论是控制还是反控制,总要在控制对手或者摆脱对手控制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赢得先机,一招制敌。首先是控制旋转。特别在发球环节,通过转与不转、上旋与下旋、侧旋等,造成对手接发球失误或回球质量不高,创造主动进攻的机会。同时在相持中,也要运用长胶反旋转的原理,对上旋球多用磕、挤、带,对下旋球,多用拱、刮、撇,增加回球的怪异性,从而加强控制,赢得主动。其次是控制落点。针对对手打法和技术特点,一般情况下,对直板左推右攻型选手,可采取压左调右战术,对横板快弧选手,可采取压中路调两边战术,多打大角度球、追身球、近网小球、底线长球和似出台未出台的球。通过磕长吸短,刮撇、弹打两个大角,逢斜变直、逢直变斜等手法,有意识地前后左右调动对方,打乱其步伐,破坏其手感。第三是控制节奏。主要加强力量大小和速度快慢的控制。通过加速与减速、加力与减力,掌握好自己的节奏,打乱对方的节奏,打出时间差,把对手打别扭,干扰对手的预判和移动,做到快攻如闪电,稳守如泰山,把比赛纳入自己的节奏之中。
第三,进攻意识。长胶最先用于削球,以后又逐步尝试用于进攻,特别是在专业选手中产生了以邓亚萍、福原爱等为代表的反手攻和以朱世赫、武扬为代表的削中反攻以及以陈晴、周昕彤为代表的长正胶倒板进攻型打法,长胶可以进攻及长胶应该突出进攻的观点正在逐步为人们所接受。但在业余界,长胶应以防守和控制为主,长胶不易进攻、打长胶要以怪取胜、靠对方失误得分的理论仍有较大市场。实际上,这种理论是偏颇的,也是站不住脚的。在业余比赛中,如果对手不懂长胶、不适应长胶,那么你怎么打都不成问题,而一旦遇上熟悉长胶,相持中非拉即打甚至板板爆冲的对手,长胶没有进攻单纯依靠控制和防守,赢球是很难的。我赞成长胶高手等球友的意见,长胶的出路在进攻,长胶制胜的法宝在进攻,没有进攻的长胶只能是死路一条。正如塞翁兄所言,长胶的进攻下沉,长胶攻过去的球前冲力较弱,给人一种不往前走的感觉,这是长胶进攻的威力所在。特别是在现代乒乓球运动,强旋转的弧圈球已成为主流,抢先上手,主动进攻成为比赛取胜的主导思想的情况下,没有进攻的长胶必然失去生命力。因此,一定要增强进攻意识,在加强控制、做好防守的基础上,坚持进攻为主,正手要进攻,反手要进攻,侧身要进攻,倒板要进攻,直板反手要横打。控制中要找机会攻,防守要转攻。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对进攻技术的练习,在业余比赛中要注重进攻技术的运用,做到能攻绝不守,能打绝不拉,能拱绝不搓,能弹绝不磕,真正把主动进攻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从发抢、接发时就尽量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进攻。总而言之,进攻要成为主旋律,最终通过进攻打败对手,赢得胜利。
第四,变化意识。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乒乓球比赛,每时每刻都处在激烈的对抗之中。而变化则是乒乓球比赛的制胜因素,是长胶打法的灵魂。如果说反胶打的是速度和旋转,正胶、生胶打的是速度,那么长胶打的就是变化。变化是对人的适应性和预判性的考验。只有积极寻求变化,才能让对手难受、别扭,自己才能争取主动,抢占先机。变化应该贯穿于旋转、落点、线路、节奏等各个环节。要通过旋转变化,让对手判断失误,出手犹豫;通过落点和线路变化,让对手在跑动中回球,疲于奔命,导致回球质量下降;通过击球手法的变化,增强对手击球难度,加重心理威慑;通过节奏变化,打乱对方节奏,打破心理平衡。总的要求是:敌变我变,我变在先,主动求变,变中再变。通过多种多样的变化,使局面产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变化,从而达到变中求胜,以变制胜的目的。
第五,创新意识。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而创新则是实现新陈代谢的桥梁和纽带。正如清朝诗人赵翼所云:“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现代乒乓球运动迅速发展,科技创新是根本动力。无论是日本人发明的弧圈球、欧洲人弧圈球结合快攻还是中国人的直板近台快攻以及高抛发球、直拍反手横打等,对乒乓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作用是巨大的。乒乓球运动的创新包括技术、战术、打法、器材、训练及理论等多个方面。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技术,是创新;而将原有的技术提高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也是创新。庄则栋曾说过:“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我们的方法。”对于我们业余选手来说,在业余训练和比赛中,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在技战术、打法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从而把先进的技术与自身特点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制胜手段,这也是创新。在这方面,黄建疆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写的《直板长胶倒板——业余赛场一奇葩》、《攻守兼备——突破长胶打法的瓶颈》以及录制的《黄建疆教你打长胶》系列光盘难道不是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吗?近期球友们津津乐道的徐伟雄的“击提”也应该是创新。
二、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所谓的联系即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即关系、即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乒乓球运动中,存在着许多种矛盾关系,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关系,无疑影响着乒乓球运动的进步和提高。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有这样几对矛盾关系。
一是攻与防的关系。这是乒乓球运动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也可以说是矛盾着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同处一体,既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又互相转化。比赛中每一板击球都包含着进攻与防守的双重含义,防中有攻,攻中有防,防守为进攻创造机会,进攻为防守赢得主动。乒乓球比赛,依靠进攻命中能得分,依靠防守导致对手失误也能得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防守是进攻的基础,进攻是赢球的保证。没有进攻的防守与没有防守的进攻一样,都是没有前途的。进攻与防守如同汽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长胶逆旋转的特点,使其适宜于防守。但这绝不是说长胶不需要进攻,单纯依靠防守就能取胜。这在理论上讲不通,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选手,都应当讲求攻守技术的全面和平衡。但具体到每个人特别是业余选手来说,有的人喜欢进攻,有的人擅长防守,而打削球的人再怎么强调进攻也还是以防守为主的,完全可以因人而异,不拘一格。但进攻技术已成为现代乒乓球运动的主流,也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强大的进攻能力,不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不论是何种器材打法的,要想赢得最终的胜利是很难的。我认为,作为业余长胶选手,也要跟随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潮流,高度重视进攻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树立攻守平衡、以攻为主的思想,在训练中苦练进攻和防守的各项技术,做到防得住、顶得上攻得出,打得赢。在比赛中要敢于进攻,主动进攻,依靠进攻压制对手,取得比赛的胜利。
二是凶与稳的关系。“凶与稳”与“攻与守”这两对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进攻与凶狠联系最紧密,防守与稳健更亲近。攻与守,主要是从整体打法上来讲的;凶与稳,主要是就技术风格而言的。进攻不应该一味地凶狠,更不是愈凶愈好,进攻也要讲究稳定性、连续性;防守也不是只求稳健、越稳越好,也要讲究主动性、攻击性。在进攻时,只有稳凶结合、稳凶适度,才便于各项技术动作的还原和衔接,做到多板进攻、连续进攻,保证成功率。即使是反胶、正胶等,容错性相对较高,也不提倡下死力进攻,以避免无谓失误。长胶的容错性低,难控制,更不能发死力进攻。长胶高手们均强调除非机会球可以加力打外,长胶进攻六、七分力就可以了,长胶逆旋转和攻球下沉的特性足以让对手产生严重不适,从而导致回球质量下降甚至失误。王秋伊所总结的“主动进攻不加力,落点准确为第一”无疑是经验之谈。当前乒乓球技术正朝着快速、凶狠的方向发展,以高对抗、强旋转为标志,如何攻打上旋球已成为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专业界还是业余界,依靠稳健型打法很难走得更远。因此,我认为在战术打法上还是要以进攻为主,在技术风格上,就要偏重于凶狠。只有坚持凶狠的进攻,才能加强对对手的控制,抑制其特长的发挥,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局面。同样,在防守时,特别是打长胶,本身速度就慢、不转球多,如果只是注重稳健,必须导致回球质量不高,为对手提供进攻机会,被其一击致命。所以,黄建疆老师等强调长胶要少搓,挡、磕、拱等忌用多板,要义皆在于此。在防守时,也要提倡多用进攻性的手段,加大力度,增加难度,迫使对手由进攻转入防守,使自己由防守转入进攻,变被动为主动,把危机转化为胜机。
三是博与精的关系。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是对专业运动员的基本要求。业余选手尽管从技术质量上来讲与专业选手差距较大,但也应向这个方向努力。所谓的博,指的就是技术全面,对乒乓球的一般技术和重点技术要尽可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这样才能根据对手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战术。所谓的精,指的就是特长突出,在掌握较多技术的基础上,力求苦练、精练几门重点技术,形成自己的杀手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独步天下。业余选手打球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什么技术都练,如同蜻蜓点水,很难练精、练透,用于比赛也难见成效,倒不如少而精更管用。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我有一个球友,论长胶技术不过五六种,比赛中最常用的不过一挡一带一打而已,对付弧圈球他都用挡,同时注意控制落点,接发球则是左右快带,一有机会抽打没商量,即使只有这三招也常使一些退役专业选手头痛不已。有一个有趣的二八定律,体现在乒乓球比赛中,就是在80%的时间里,用的只不过是20%的技术。尽管乒乓球技术有很多,单是黄建疆老师总结的长胶技术就有14种,实际上一场比赛真正用到的不过几种。一些武侠小说及古代反映战争的小说在介绍武林高手和大将出马时总是说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在实战中克敌制胜的,关云长用的是青龙偃月刀,张飞则是丈八蛇长矛,武松不管是对付蒋门神还是景阳岗上的猛虎,都是他的独门绝技——醉拳。就是这一手功夫,打得却酣畅淋漓,神采飞扬,让观众看了直呼过瘾。王皓正是依靠直板横打、张继科正是依靠逆旋转发球和反手拧拉才登上了世界乒坛最高荣誉的殿堂。对于我们业余长胶选手来讲,精练什么样的重点技术,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打法来确定。如果是打削球的,自然首先要练好“削”功,然后是练好攻球。如果是正长倒板打法,正手突击是必须下功夫练好的。反长倒板打法,在练好正手拉打的同时练好反手横打也很有必要。至于直板单面长胶,自然要练好挡磕挤撇等防守技术和拱带弹打等进攻技术,做到攻防俱佳,正反手均有较强的进攻能力,这样才有争雄取胜的资本。
四是奇与正的关系。“奇与正”是我国古典兵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孙子.势篇》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正为主,奇为次;正为本,奇为末。从战术上讲,正为正面攻击,奇为迂回偷袭;正为常法,奇为变法。非正无以立足,非奇难造胜机。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互相转化。正可为奇,奇可为正,正中有奇,奇中寓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重大比赛中,中国男队的排兵布阵是非常讲究奇正关系的,多次灵活用兵,出奇制胜。在27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派直板长胶削球打法的张燮林出场,让日本队连输两盘;38届世乒赛决赛,中国队又用雪藏了两年的陈新华出战瑞典队,用他的长胶削球、反胶快攻接连打败林德和年青的小瓦,让瑞典人体会到了“陌生”的可怕。在第43届世乒赛决赛上,当瑞典人以为中国队会派刘国梁出任第三单打时,中国队却派出了丁松对阵卡尔松,打得卡尔松毫无办法,为中国队夺回阔别六年的斯韦思林杯立下了汗马功劳,再一次让瑞典人知道了什么叫“没想到”。
“兵者,诡道也。”比赛的目的是取胜,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所谓兵不厌诈,三十六计,几乎计计有“奇”义。团体比赛用奇兵管用,单打比赛用奇招也常常显灵。所谓的奇招不外乎三种:一是“秘密武器”,如张燮林、陈新华、丁松等的长胶削攻打法;二是特长技术,即所谓的绝招、怪招、野路子。在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基本功好、水平较高的选手输给一些动作不很规范、球路比较野的选手。正如刘国梁在分析马龙在大赛中迟迟没有实现突破时讲到的,为什么波尔、朱世赫包括托奇克这样的对手一跟他打就来劲,发挥得挺好,原因就在于他的球太正,既不野也不毒,对手根本就不怕他。三是新技术,如直板横打、反手拧、逆旋转发球等。以上事例启发我们,打球要有奇正两手,练好基本功,形成强大的技术实力,这是争雄取胜的基础。同时还要下功夫苦练特长技术,拥有一手独门绝技,在比赛中敢于使用,剑走偏锋,棋行险着,方能做到出奇制胜,险中求胜。
五是赛与练的关系。训练是掌握基本技术、形成动力定型的主要手段,比赛是提高实战水平和战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国家队和地方专业队采取的是赛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模式,欧洲运动员走的则是以赛代练的路子。对多数业余选手而言,通常看到的情况是,与同伴没练几个球、稍一热身就开始比赛。尽管也能提高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但基本功不扎实,动作连续性差,难以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一旦与专业选手交手,立刻暴露了在基本功方面的不足。也有少数球友,喜欢你来我往,只练不赛,尽管动作规范,回合很多,却缺乏实战能力,一打比赛会输得一败涂地。不过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如何处理赛与练的关系,在业余球友中意见颇不一致。有的赞成以赛代练,认为比赛是提高技战术能力的最好方式。有的认为应以训练为基础,甚至以二八定律为依据,拿出80%的时间来训练,拿出20%的时间来比赛。还有的认为应该三七开。我的做法是赛与练,半对半。我平均每周打四、五次球,每次在两小时左右。拿出1小时用于训练,用半小时练一种技术,半小时练另一种技术。然后用1小时与球友比赛,大约在20局左右。这样做,既规范有序,又不单调、枯燥。我用这种方法坚持了一年,感觉效果不错。当然,究竟训练、比赛的时间应各占多少,恐怕不会有一个科学、固定的比例,只要适合自己就行了。
业余球友如何训练?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聘请专业教练,进行多球训练,对各项技术和战术套路一项一项地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但具备这样的条件的恐怕不多。另一种办法是对着发球机练习。但发球机再怎么好用,动作难免机械,且速率太快,多数人很难跟上它的节奏,练一会儿累得就够呛了。这只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对于工作很忙、业余时间很少的人或可一用。
比较可行的办法,还是找水平相近、技术上互补的球友一起训练。比如直板长胶选手与横板双反选手,长胶选手练挡、磕、挤等防守技术,双反选手练拉打等进攻技术,或者互相带、打,共同练习进攻技术。
比赛有两种形式,即计分赛与正式比赛。训练是为比赛服务的,比赛是对训练效果的检验。而计分赛可以说是训练与正式比赛的中间环节。打计分赛不应该注重输赢,重点应放在使用、巩固新技术上,以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形成动力定型,强化战术运用,为参加正式比赛做好准备。
打计分比赛,不能单凭自己的好恶,只与自己打起来顺手的球友打球。要有意识地与一些怪异打法的人交手。如左撇子选手,直板正反反长选手,横板正反反长、正反反正、正反反生选手以及其它一些球路怪异的选手等。只有积累了对付他们的经验,在正式比赛中一旦遇到同类打法的对手才能战而胜之。不然的话,就很可能被他们所击败。
另外,还要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在正式比赛后注意及时进行总结,看到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缺项和弱项是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使强项更强,弱项变强,同时增加新技术,做到赛练结合,以赛促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三、灵活运用五项战术原则
赛场如战场。乒乓球比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也是意志品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的比拼。技术是比赛的基本要素,解决的是打什么的问题;战术则是对技术的运用,解决的是怎么打的问题。赛场形势瞬息万变,强弱、胜负、优劣随时可能发生转化。要抓住转瞬即逝战机,赢得胜利,必须加强对战术原则的把握和运用。我认为总的原则就是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只有在战略上藐视对手,才能鼓舞士气,增强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技术实力;只有从战术上重视对手,才能深入研究对手,制定周密的战术,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具体原则主要有:
一是抢先上手,力争主动的原则。所谓的“先”,在时间上意味着早;在速度上意味着快;在位置上意味着前。抢先即是抢早、抢快、抢前。“先”与“机”连,“机”随“先”转,“机”在“先”中。在竞技场上,抢得早赢先机;抢得快赢时机;抢在前赢胜机。我们常讲“两强相逢勇者胜”,“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尽管一些孤独求败的武林高手,即使让对手抢先出招,也能后发制人;一些具有超强实力的专业选手即使被对手抢占先机,也能够后程发力,逆转取胜。但在正式比赛中,这种情况毕竟是少见的,多数时候双方往往旗鼓相当或者整体实力相差无几。因此,只有立足于抓首战、抓开局,在比赛一开始就坚持抢先上手、抢先发力,才能控制局面,赢得主动。中国队是靠近台快攻起家的,特别强调前三板技术。在重大比赛中,只要前三板发挥得好,几乎胜券在握;如果前三板失去优势,赢球就很难了。而长胶打法,速度慢、球又不太转,如果不能抢先上手,只会陷于被动。因此,必须“抢”字在先,当机立断,在发球时,要注意抢先进攻;在接发球时,即使不能抢攻,也要抢先发力,加强控制,在气势上、手段上压住对方;转入相持时,要抢先变化,通过打空档、打追身、打变线、打落点,使对手别扭、难受,在控制中转守为攻,争取主动。
二是发挥优势,以长克短的原则。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做到扬长避短,以长克短,必须对自身实力和对手的技战术特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如《孙子·谋攻篇》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首先要做到“知己”,明确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弱点在哪里。其次是“知彼”。摸透对方的底子,途径有二:一个是赛前了解。除参加外地或全国性的比赛对对手的情况难以了解外,业余比赛大多限定在本地区,对手即使过去没交过手,也可通过其他球友了解其打法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二要在开局时观察。通过在比赛开局阶段的试探,弄清楚其器材、打法及技术特点,以此制定自己应对的策略,在比赛中坚持以我为主,以长克短。特别是在打关键局、关键分时,更要注意使用自己的特长技术,抓住对手的短处迎头痛击。具体来讲,对不同的对手,应区别对待。对直板左推右攻型的选手,宜采取压左调右战术,通过发近网短球及直斜两条线的奔球,创造主动上手进攻的机会。对横板两面弧圈球打法,则交替使用压左调右战术和压中路打两边的战术,在对对手前后左右的调动、控制中寻找战机。对削球打法的选手,目前多为横板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反手以削磕为主,正手加转削拉结合,我认为应当压住其反手,以长胶对长胶,一旦其用正手削拉,则要敢于发力进攻。而与直板单面长胶选手对垒,高手们一致的看法是要抢先上手,抢先进攻,抢先变化。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长胶对长胶之所以难打,还在于平时打得少,对球性感觉差。几个来回之后,球往往不太转、力道弱。长胶加力拉过来的球会往下坠,借不上力,击球容易下网。所以,长胶打长胶,还是要多打多适应,只有熟悉了长胶的特性,才能抢得上,攻得出,控得住,打得赢。
三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原则。亦即“奇正”之“奇”、出奇制胜,就是在敌方想不到的地方、没做防备的时候予以痛击。在军事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火牛陷阵等。把这一军事法则用于乒乓球比赛中,就是要打破常规,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敢用新招、怪招和变招。做到败中求变,变中出奇,奇中用险,险中求胜。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第45届世乒赛中瑞男团决赛。当时中国队派出的是如日中天的孔令辉、刘国梁和小将刘国正,而瑞典队派出的则是35岁的老瓦、34岁的佩尔森和31岁的卡尔松三杆老枪。当时赛前舆论几乎认定是中国队准赢。但比赛一开打却风云突变,中国队一上来就被对方打了个2:0,刘国梁、孔令辉分别输给了老瓦和老佩。在刘国正和孔令辉连胜小卡和老瓦扳成2:2平后,刘国梁在决胜盘却以2:3输给了老佩,中国队也以2:3输给了瑞典。他们对付中国队的办法就是改变以往压左调右战术,果断地实施从正手突破,把球先送到正手位,然后再打到反手位,在调动中争取主动,使中国队失去了前三板的优势,在刘国梁身上连得两分,重新赢得失去4年的桂冠。在第47届世乒赛上,排名第61位的朱世赫,运用削中反攻战术,连续战胜庄志渊、马琳、格林卡闯入决赛,成为一匹一黑到底的黑马。在业余比赛中,特别是在与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比赛时,更要敢用奇招和怪招。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出奇制胜,以弱胜强。
四是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原则。比赛中,由于缺乏经验、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发挥失常,或者在领先时过于松懈,趋向保守,或者由于对手超常发挥导致局面失控、难以挽回,这类现象在比赛中是会经常发生的。遇到这种情况,如何保持头脑冷静,及时根据场上的形势变化在技战术上作出调整,在领先时能够控制局面,在落后时实现逆转,成为衡量一个运动员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马琳在萨格勒布世乒赛单打决赛中,大比分以3:1领先,第五局以7:1领先,却被王励勤以4:3实现大翻盘。王励勤为什么能够翻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采用了搏杀战术,针对马琳侧身抢攻的企图果断从其正手位突破,拿下了第五局,最终反败为胜。悉尼奥运会八分之一决赛,李佳薇大比分以2:1领先,第四局以20:16拥有四个赛点,因急于求成,被王楠实现逆转。但在雅典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再次相遇时,李佳薇则吸取了悉尼奥运会的教训,在大比分2:0领先,第三局7:0领先被王楠追回一局后也没有慌乱,而是在坚持抢先上手、以速度压制王楠的基础上,加强临场变化,打乱对方节奏,在变中取胜。广州亚运会半决赛福原爱对郭跃的比赛,针对郭跃以速度、力量见长,性格相对急躁的特点,小爱从两个方面调整战术。一是以慢制快。就是捡球慢,回台慢,发球和接发球时总要停顿一会儿,不时还要擦擦球台,这让急性子的郭跃非常别扭。二是以快制快、以狠制狠。一旦进入比赛环节,即采用搏杀战术,用反手长胶快拨、快弹,压制郭跃的反手,伺机快拨、快带其正手,竟以3:1领先郭跃。但在领先时,小爱的战术贯彻得不够彻底,转而趋向保守,后三局只是一味地压住郭跃的反手,伺机突击其正手用得太少,最后又被郭跃逆转。
五是绝地反击,放手一搏的原则。在军事史上,曾经发生过项羽巨鹿之战、韩信井陉口之战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典战例,在乒乓球比赛中此类绝地反击、以弱胜强的例子也有很多,看了让人荡气回肠,历久难忘。这说明在与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比赛时,只有敢于放手一搏才能有取胜的可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搏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战术问题,甚至说是一个心理问题。当一场比赛大比分落后时,或者遇到实力相差悬殊的对手时,弱势一方常会采取搏杀战术。这时必须把输赢置之度外,抓住机会就主动进攻,全力进攻,通过背水一战的气势,给对手制造强大的心理压力,以此逆转战局。如雅典奥运会单打决赛,柳承敏对王皓,当时来讲,无论是打法还是综合实力,王皓都占有明显优势,此前六次交手王皓全部获胜。但面对想赢怕输的王皓,柳承敏一上来就充分施展自己步伐好、线路活和正手进攻威力大的优势,进行凶狠的搏杀,以4:2将其击败。在2010年直通莫斯科第二轮比赛中,张继科依靠搏杀战术,通过逆旋转发球抢先进攻,接发球通过反手台内拧拉进攻,在相持环节则抢先变线,突击正手直线,连续以3:0、3:1、3:2战胜王励、王皓、马龙获得第二张直通门票,进入国家队一线主力的行列。另外,乒坛女皇王楠,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败于金香美、上海世乒赛败于文炫晶、广州世乒赛团体败于金仲,除以上几位选手打法与之相克外,最关键的原因均在于她们在比赛中采取了搏杀战术。专业选手在重大国际比赛中都能不计输赢,敢于搏杀,我们业余选手还有什么顾忌的呢?更要敢于搏杀,每球必争。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不论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我们只有按照辩证法办事,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最终干成事、干好事。本文试图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长胶训练和比赛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但由于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所限,论述难言深刻,见解未必得当,肤浅及偏颇之处在所难免,还请球友们给予批评指正。也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起长胶大本营营友们对长胶理论、技术及战术的讨论和交流,活跃气氛,增加共识,对长胶的繁荣和发展有所助益。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