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母亲十大深恩

已有 619 次阅读  已被 1 位用户收藏  2014-04-21 11:08   标签absolute  position  color  style 
母亲的十大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走样,皮肤变差,也不在乎,只是担心牵挂肚子里的我们是否健康平安。

第二、临产受苦恩

妈妈快生产时,担心生产是否顺利,孩子生下来是否四肢健全。

第三、生子忘忧恩

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受尽煎熬,但当听到孩儿呱呱落地的哭声时,所有的痛苦都忘记了。

第四、咽苦吐甘恩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总使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第五、回干就湿恩

父母总是想尽办法,不计一切代价,即使自己牺牲受苦也没关系,就是希望我们快乐。

第六、哺乳养育恩父

母对我们恩重如山,妈妈好像大地滋养著我们,爸爸好像天空保护著我们。

第七、洗涤不净恩

妈妈在年轻时也曾天生丽质,但是身为人母之后,为了我们夜以继日的操劳也在所不惜。

第八、远行忆念恩

父母对我们的爱,不只是小时候的关心疼爱,就连我们长大以后,一样牵肠挂肚,怕我们吃不饱穿不暖。

第九、深加体恤恩

父母恩情重如山,要报答已经很困难,如果等到长大,父母年老才想要报答,已经来不及。

第十、究竟怜悯恩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绵绵密密,岁岁年年,即使我们再不乖,再不孝,他们终究用宽容怜爱的心来照顾疼爱我们。



对父母做了少许不善,定得大苦报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也能够获福无量,即使是少许作了一些不孝顺的事情,也会获罪无量。

诸位比丘说:世尊啊,这罪福报应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位长者的孩子叫慈童女。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钱财也花费尽了。于是他出卖劳力打柴为生。一天得到两个钱,全部交给母亲。后来赚的多了点,每天得到四钱,也同样供养母亲。这样又渐渐增长,每天得到八钱,供养母亲。这样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事情,远近都来买柴,获利转多。每天得到十六钱,都供养给母亲。

大家见到他聪明又有福德,就劝他说:你父亲在的时候常入海采集宝藏,你为什么不也入海寻宝呢?慈童女听后就问母亲,我父亲在的时候常做什么行业呢?母亲告诉他:你父亲在的时候,经常入海寻宝。慈童女向母亲说;我的父亲能够入海寻宝,那我为什么不能入海寻宝呢?

母亲当然不愿这个孝顺仁慈的孩子离去,但是却开玩笑说:你也可以去。

得到母亲的允诺,慈童女便打定主意,寻找旅伴。郑重向母亲告辞。母亲说道: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除非我死了,怎么能放你走呢?慈童女回答说:如果当初您不允许的话,我自然不敢打这个主意,但是母亲已经准许了我,为什么又阻拦呢?当然要立信而行,不可能再留在这里。

母亲见到孩子意志坚决,于是抱住他的脚痛哭,说道:你除非等到我死了,怎么能现在离去呢?但是慈童女掰开母亲的手,拔出脚,扯断了母亲数十根头发。母亲害怕孩子获不孝之报,于是放他离去。同商贾伙伴,入海寻宝。寻到宝岛,取得宝物,与同伴返回。

返回的道路有两种,一是水道,二是陆路。众人都说从陆路走。当时的国家法度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有盗贼来抢劫,抓获商主,那么商人的货物都归盗贼,如果没有抓住商主,那么商主索要时要把财物归还。所以慈童女总是和同伴分开宿营。其它商人起的早,会提醒叫他。一次夜间大风,商人早起,忘了叫他,这样慈童女就丢失了同伴,也不认识路。

见到有一座山,于是遍登至山顶,远远看到有一座琉璃色的城池。因为饥渴困乏,于是慈童女快速向城中进发。这时城中有四名玉女,手中持如意宝珠,歌舞弹唱,前来迎接。留慈童女在城中生活,经过四万岁,享受无尽快乐。后来自然生出厌离心。便想离去。诸名玉女都说道:阎浮提人,反复无常,和我们共同生活了四万岁,却说走就走。

慈童女不理会她们的言语,前行见到一座玻璃城,有八名玉女前来迎接,与其在城中欢愉度日,过了八万岁。慈童女再次厌离舍去。

这一次又到了一座白银城,有十六名玉女,持如意珠,前来迎接。十六万岁,享受快乐。之后慈童女又弃之离去。到达黄金城,与三十二名玉女快乐享受了三十二万岁,再次想要离去。

诸玉女对他说:你从前所住都是很好的处所,但是从此出去,便没有好的住处了。慈童女听了这话认为是诸女想挽留他,故此找这样的借口。如果继续前行一定有更好的地方。于是离开黄金城。

远远的看到一座铁城,心中不觉奇怪。于是想,外面虽然是铁,里面想必极好。继续前进,也没有玉女来迎。又想:看来此城中一定十分快乐,所以没有空来欢迎我。于是前行,进入铁城。

城门有一个头戴火轮的人,把此火轮放到慈童女的头上,便自己出去了。慈童女问旁边的狱卒说:我头顶的火轮什么时候可以摘下来呢?回答他说:世间有人,造作同你一样的罪福。,入海采宝,经历各城,时间也一样,然后才能代替你。这个铁轮始终不会坠落到地上。

慈童女说:我做了什么福,造了什么罪?回答说:你在阎浮提以两钱供养母亲,所以得到琉璃城,四如意珠,四名玉女,四万岁中享受快乐。因为四钱供母,所以得玻璃城,八如意珠,八名玉女,八万岁中享受快乐。如此类推,得福增倍。但是因为你不顺母意,扯断母发,所以得到铁轮的果报。必定有人代替你,才可以解脱此苦。

慈童女又问:这狱中有和我这样受罪苦报的吗?狱卒回答:有啊,数不清呢。听了这话,慈童女暗自思忖:我决对不能免除此苦报,愿一切应当受苦者的罪报都集中到我的身上,令我代受吧。刚有此念,铁轮坠地。慈童女问狱卒:你不是说此轮不会坠地,现在怎么落到地上了呢?狱卒十分生气,以铁叉重击慈童女头,把他打死了。命终后慈童女生都率陀天。

其实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比丘们当知,如果对于父母做了少许不善,一定得大苦报,能少作供养,获福无量。我们应当尽心奉养父母。



不孝父母当堕无间地狱 万亿劫求出无期

   当你一切不顺利时,可否想到是否孝敬父母了,没有的话可能诸事不顺啊.自以为给了父母吃喝不错的,在反省一下,真的孝敬了吗?因果不虚,思之慎之!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           

 

                            珍惜父母给儿女的最后福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清朝以前,国家法律中,有忤逆罪。跟别的案件不同的是,忤逆罪不用审判,对犯人直接处以极刑,凌处处死。为什么不孝父母会有如此重的惩罚呢?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世间至真至诚至善的爱,这种爱与生俱来,自自然然,不讲条件,不求回报,永远不变,感天动地,无与伦比。

       一个小生命从孕育到出生,从小到大,父母除了在生活方面对儿女精心照顾外,还要教育,还要帮助其成家立业,甚至还要继续养育孙子,等到这些"任务"完成了,他们这一生也就快结束了,这中间父母付出了多少,谁也说不清,无法用数字计算,可谓是"恒河沙数",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就算是用我们一生去报答也报答不尽,所以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如果连这样的条件都不具备,做人的资格也就没有了。其它的就更无从谈起。从古至今,孝亲尊师被看作是做人,成就学问和事业的大根大本。

          父母年老体弱的时候,是最需要儿女陪伴照顾的。特别是父母卧病在床,正需要儿女伺候的时候,能守侯在旁的人就不多了。所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几乎成了大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现象。反复读诵佛经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父母给儿女最后修福的机缘。因为这时身体条件已决定他们帮不了儿女其他的忙,只有帮儿女修福了,正如一生对儿女呵护备至一样,父母临终还忘不了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儿女修福的道场,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何以见得呢?我认真观察了很多家庭的实例,凡是在老人临终时,尽心尽力伺候的人,后辈子孙无一不是兴旺发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而在父母临终时把父母当包袱当累赘,找出种种借口躲开的人,除了自身日子艰难,或多疾病外,后辈子孙的光景也是每况愈下,一事无成

     只要你细心留意,现实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真应了那句老话:老实人不吃亏啊!聪明人看起来聪明,却往往被自己的"聪明"所误,生活中有很多人自以为很聪明,却没有智慧,不知道聪明都是小聪明,而智慧往往都是大智慧!众所周知,世间之报,不过是花报而已,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报应是在命终之后。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奉劝年轻人在父母双亲尚健在的时候,好好尽孝道。在父母年老时更要关怀有加。在父母卧病在床时,不要错过修大福报的机缘。若是等父母百年之后才知晓这个天大的秘密,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才是良心倍受折磨,最痛苦最遗憾的事情!


人怎样做呢?

                  孝敬父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学佛唯一要行持的实际上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根本上来说,断恶行善始终要在心地上下功夫;而从事相或对境上来说,断恶行善应当首先从孝敬父母开始。古人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通过孝敬父母可以培养出一切善行。儒家《论语》中也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在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姐妹恭敬的人,走向社会就不会犯上作乱。君子之人成办一件事时总是抓住根本,根本建立了,目标就很容易达成。在家孝顺父母、恭敬兄弟姐妹,是培养一个人仁慈心的根本。确实,一个人的仁慈心最容易在和父母、兄弟姐妹的相处中培养起来。如果一个人在和父母、兄弟姐妹等最近的亲人相处时都没有培养起仁慈心,则这个人和任何其他人相处都不会有真正的仁慈心。没有仁慈心的人根本不可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所以,那些自诩为善良的人,那些认为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佛弟子,应当反过来深刻地反省自己:“我是否对自己的父母足够孝顺?”如果发现自己对父母尚且是漠不关心的,那么自己的善心或者菩提心肯定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何懂得对众生生起善心呢?现前很多的学佛人,对素不相识外地来的“大活佛”能够掏出上千元来供养,但对自己的父母却是一毛不拔;为了朝山拜佛,花费很多金钱、时间和精力也在所不惜,但对自己的父母连陪他们说说话都不愿意,更不要说问寒问暖了;对道友能够做到和颜悦色,而对父母却常常没有好声气。这些都是心不入道的表现,是学佛人行为上的一个偏差。
           事实上,孝敬父母是学佛人不可忽视的一个修行内容,这件事的重要性不应当低于放生、念佛、念咒、坐禅、发菩提心等。我等本师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为了报答母亲的恩德,曾亲自到三十三天为母说法。此外,佛陀在诸多的经典中宣说了孝敬父母的功德。譬如,《未生冤经》中说:“夫善之极者,莫大于孝;恶之大者,其唯害亲乎!”《杂宝藏经》中说:“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心地观经.报恩品》中说:“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又说“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又说“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四十二章经》中说:“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孝亲最神也。”可见,孝敬父母可以积累无量的功德和善根,反之不敬父母则会累积诸多恶业。


那么,如何孝敬父母呢?《孝淫果报录》中宣说了孝敬父母的十六个要点:
        一、“要全天性以乐亲生”,也即顺从父母的需求使他们感到安乐。一切众生都希望得到安乐,不希望得到痛苦,自己的父母也概莫能外,所以自己要尽己所能地使父母安乐。仁慈心的根本实际上就是看到一切众生都是希望离苦得乐的,认同并支持别人的这个需求,不给任何人的这个需求制造违缘,这就是仁慈心。仁慈心最初在父母面前最容易得到培养。一旦在父母面前能够培养起仁慈心,则将其推广到其他众生身上,善心和菩提心就很容易生起。
       二、“要和兄弟以慰亲心”,也即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使父母感到安慰。父母看到自己能够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就会感到很安慰和放心,所以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三、“要训妻子以解亲忧”,也即教育妻子儿女使他们归于正道,以此来解除父母的担心。妻子、儿女言行有不当之处,也会让父母忧愁和担心,所以教育妻子、儿女归于正道会解除父母的担忧,这也是孝顺父母。
        四、“要择交游以免亲虑”,也即要选择正派的朋友交往以免父母忧虑。如果我们和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父母就会担心受怕,担心我们会走向邪道,这就是对父母的不孝了。相反,我们和正派的人来往,父母心中就会很放心,就不会担忧,这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五、“要怡颜色以博亲欢”,也即要让自己的脸色快乐以博取父母的欢心。如果我们的脸色很难看,整天郁郁寡欢,父母由于爱我们的缘故,心里也会感到很难过;相反,父母看到我们脸上总是快乐的样子,父母心中也会快乐,所以我们自己快乐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六、“要善奉养以适亲身”,也即要善于奉养父母使他们的身体健康。父母如果身体健康,就会感到快乐,让父母快乐就是孝顺。
       七、“要勤服事以替亲劳”,也即要勤快地服事父母,为父母做事。勤快地为父母做事,就会让父母感到愉悦,这就是孝顺。
      八、“要审冷热以防亲疾”,也即要注意父母的冷热,防止父母生病
      九、“要受偏憎以隐亲过”,也即要忍受别人的歧视和怨恨以隐藏和包容父母的过失。父母不是圣人,也会造作一些恶业,犯一些错误,为人子女应当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不能包容父母错误的人,就更不能包容父母之外的其他人的错误,因而其善心根本不可能是究竟和彻底的。
      十、“要用几谏以冀亲悟”,也即用反复劝谏的方式来使父母醒悟改错。现今的很多父母都不信三宝、因果报应、佛菩萨,子女不应当怨恨或责备父母,而应当用各种方便和智慧,引导父母进入佛门。《孝子经》说:“令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皈依。若不能以三宝之道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大宝积经》说:“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毁戒劝令住戒,父母悭贪劝令住舍”所以,劝谏父母皈依佛门,断恶行善是最大的孝顺。在劝谏父母时,要像《弟子规》中所说的那样:“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
       十一、“存天理以报亲恩”,也即用为人正直的方式来报答父母的恩德

       十二、“全廉耻以保亲名”,也即用知道廉耻的方式来保全父母的名声

       十三、“多为善以求亲福”,也即用多多行善的方式为父母求福。这三条都是让我们在社会上积功累德、为人正派,用自己的善行和能力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只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才会让父母为我们而自豪,这是最好的孝顺。
          十四、“放生命以永亲年”,也即用放生的方式将放生的功德回向父母,愿他们的寿命延长。每次放生时,我们都要为父母回向,回向他们身心无有疾苦,能够长命百岁,颐养天年。
         十五、“慎殓殡以护亲肤”,也即父母临终的时候要知道如何护送
         十六、“急营葬以安亲灵”,也即对已故的父母要通过回向善根来帮助他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在父母临终的时候,不应当大声哭泣,让父母心中生起忧愁和焦虑,应当念诵佛号为父母助念,鼓励他们一心求生西方极乐。在父母死亡以后,也应当将平时行善的善根回向父母,希望他们早日脱离轮回的痛苦,获得究竟的安乐。
       现前,发愿每天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居士很多,可是又有几个将地藏菩萨对母亲的大孝行为铭记在心并在行为上随学的呢?可见孝顺父母实在是我等现前要加倍努力的一件事情!


母亲十大深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走样,皮肤变差,也不在乎,只是担心牵挂肚子里的我们是否健康平安。
第二、临产受苦恩
妈妈快生产时,担心生产是否顺利,孩子生下来是否四肢健全。
第三、生子忘忧恩
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受尽煎熬,但当听到孩儿呱呱落地的哭声时,所有的痛苦都忘记了。
第四、咽苦吐甘恩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总使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第五、回干就湿恩
父母总是想尽办法,不计一切代价,即使自己牺牲受苦也没关系,就是希望我们快乐。
第六、哺乳养育恩父
母对我们恩重如山,妈妈好像大地滋养著我们,爸爸好像天空保护著我们。
第七、洗涤不净恩
妈妈在年轻时也曾天生丽质,但是身为人母之后,为了我们夜以继日的操劳也在所不惜。
第八、远行忆念恩
父母对我们的爱,不只是小时候的关心疼爱,就连我们长大以后,一样牵肠挂肚,怕我们吃不饱穿不暖。
第九、深加体恤恩
父母恩情重如山,要报答已经很困难,如果等到长大,父母年老才想要报答,已经来不及。
第十、究竟怜悯恩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绵绵密密,岁岁年年,即使我们再不乖,再不孝,他们终究用宽容怜爱的心来照顾疼爱我们。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 郝运基 2014-04-21 20:27
    妈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纪乐小和尚 2014-04-22 13:07
    郝运基: 妈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妈妈是我们幸福的港湾 一切世间唯有妈妈和佛陀的慈爱是永恒不变的 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也喂养长大 佛陀给了我们慧命使我们脱离生老病死的苦恼和远离一切灾难 妈妈和老师释迦牟尼佛对我们恩德最大 经百千劫也难以回报 所以孝亲尊师是份内事 一切世间此二人最受人尊敬爱待 懂得也行持孝亲尊师 果报也不思义
  • 渠纲程 2019-01-01 04:20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