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接发球意识的更新(转)吴敬平

已有 995 次阅读    2012-07-12 11:19   标签意识  2001  吴敬平 
接发球意识的更新(一)接发球“一体化”的意识:所谓接发球“一体化”意识,主要是强调接发球第一板必须和下一板的衔接成为一体,在接发球技术的训练中不再是单个技术的训练,而是组合技术的训练,这最主要是意识上的转变。无遮挡发球以后,接发球的挑打技术使用的比例会大大增加,但其他的接发球技术也同样重要,必须根据比赛的技战术需要来使用接发球技术。因此,接发球技术的本体化不仅仅限于挑打技术,其他技术也同样需要做到一体化。这就要求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必须进行改变,才能适应新赛制新规则的要求。接发球意识的更新(二)接发球的主动得分意识:在过去的比赛中,由于是有遮挡发球,在接发球之前很短的时间里很难对对方发球的旋转和落点作出准备的判断,有时是根据对方发球的弧线和球的运行速度来判断发球的旋转。这样就使在接发球时不能抢到接发球的第一时间,主动权掌握在发球者一方手中,接发球一方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运动员的意识中发球抢攻是主动得分,接发球是被动防御。但在11分赛制和无遮挡发球的新规则实施之后,特别是无遮挡发球,使接发球一方能够看清对方发球的旋转变而采取最有利的接发球技术而占据主动地位。因而,接发球的被动防御意识就必须来个根本的转变,建立接发球主动得分的意识。而接发球的主动得分主要靠主动挑打台内球和抢冲半出台球来实现,接发球技术就会更多地向进攻型接发球技术的方向发展。这是11分赛制和无遮挡发球规则实行以后接发球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接发球意识的更新(三)接发球摆小三角的意识:在以往的比赛中,我们习惯摆对方的中路短球,对方在上不了手的情况下往往是侧身用正手劈两条底线长球,给我们的抢攻造成一些困难。因此,在2001年蔡振华提出了接发球摆两个小三角短球的理论(正手位和反手位小三角),对于习惯用侧身的运动员来讲,这两个落点正好把对方“撑”开,增加了对方回球的难度,给我们下一板的进攻创造了更好的机会。实践证明这个理论完全正确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意识在现在的无遮挡发球情况下同样适用,并被越来越多的外国运动员所采用。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