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乒乓球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已有 515 次阅读    2013-05-27 13:48   标签乒乓球    艺术性  style 

最近看了很多乒乓球精彩球的视频集锦。很是赏心悦目。让人很享受乒乓球的魅力。

这些视频大多数是爱好者个人剪辑。有不少是来自国外的网站(这要吐槽一下央视,为什么没有类似的片花?他们掌握的资源是最多的)

 

看这些视频,我们发现其中国外选手的比重最多,表演性也更强。所以有很多人说国外的选手天才多。

 

为什么国外那么多天才,真正能和中国队抗衡的就只有老瓦和波尔?特别是近十年来总体上一直处于下风?

 

个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选手从来不乏天才,也不是仅仅靠刻苦就可以的,论刻苦,韩国人就很刻苦。当然他们北边的同胞是世界上训练最刻苦的(他们除了刻苦,好像也没有别的了)

这个主要是训练理念的问题。

 

乒乓球是一项竞技体育,竞技体育说到底,就是要赢球。输了球,打得再漂亮也没有用。

要赢球,就要打最有效的球。我们称之为打最合理的球。

 

什么球是最有效的?直接明了、稳定性最高、风险最小的就最有效

 

天才灵感球,一方面平时不好针对训练、另外一方面,天才球往往是非常规球,经常是被动下不得已而为之。而训练的目的就是避免这种被动情况的出现。

 

中国球手如果打出一些超常规的球,教练员也往往不以为然。不会当作主流。

 

使用天才的技术和战术,往往要冒更高的风险,在比赛中如果作为主要手段就会得不偿失。

 

极端的例子。在江嘉良时代,中国国家队曾经有人专门练习过发球擦边。据说在练习中能做到发十个,擦边七个。这已经是很恐怖的事情了。但是考虑到比赛心理波动、擦边程度(有些擦边不排除能被顶级选手接上的可能),成功率会大大下降。如果成功率在50%,实际上就是赌博。如果成功率下降到不足50%,就等于给对手送分。所以后来发球擦边就被放弃了。

实际上国家队对具体技术的要求,一直是要做到有把握才行。有把握就是说训练时百分之百,比赛时起码八成以上把握,才能使用。

 

在训练中,艺术球可以适当练练,主要是开拓一下球员对球性的认识、练练手感。也可以用作以后表演赛使用。但绝对不能作为主流使用。

 

日本乒乓球现在有点巴西足球化倾向。他们的球员也显示出来非常高的天赋,但是如果他们不能够在杀伤力,稳定性、扣细节这些基本的东西上下功夫,最终还是会沦为花拳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