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换块生胶选什么好呢?

已有 23122 次阅读    2013-12-25 09:19   标签当当网上  特价 
文子姐推荐:球胜,高绍林长胶倒板实战技法,此书在当当网上正在特价卖:39.60元一本。
多尼克铂金JO;尼塔库NITTAKU Hammond FA Speed ;

德国efforter艾弗特 TANK 坦克

将精典的799生胶皮,贴到新多尼克2.0mm的海面上,TSP生胶。
另一种stiga clippa生胶,友谊563,donic yang或xushaofa 988等,换块生胶选什么好呢?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6 个评论)

 36 12     直接跳转到
  • 驭箭 2013-12-25 11:39
    选择里没有国产,看来你还真是把装备价值放在技术瓶颈之前了,这是要不得的.
  • 纸老虎 2013-12-25 12:01
    书已到货一周了,还未细看呢!上次华鼎完败,已被高绍林老师球技折服。
  • 纸老虎 2013-12-25 12:10
    转帖答疑,希望有些帮助。TSP的生胶也是经典,下面评测里是TSP正胶.
            本人打过许多正胶,从开始的802、802-1到龙影、799、802-40再到大维388B-1、悍马再到现在的Nittaku HAMAND FA 、TSP的SUPER SPINPIPS 。
    在我看来,799、Nittaku HAMAND FA和正胶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它并不象传统中的生胶,而更象正胶。
            现在到在这次评测的重头戏,也就是我感觉最好的两款胶皮的评测。也就是HAMAND FA (以下简写为H)和SUPER SPINPIPS(以下简写为S)。
    1、先看外观。S比H的颗粒大、高、软。H的亮泽度要好点。S的颗粒是横排,H是竖排。
    2、旋转。H的旋转比许多正胶都好,但是比S差点,S是我用过的胶皮中旋转最好的。
    3、小球控制。摆短,S要比H好点,更容易摆的短。可能是由于颗粒软点,S的触球瞬间有吃球的感觉,这点换来手中的感觉有数,更好的控制球。在挑打方面,H要爽快点,S加点摩擦命中率要高些。整体来说,小球方面S要比H好点。这也是我现在不想放弃S的原因。
    4、攻打。由于颗粒硬点,H的速度要比S快一点,弧线也更为低平。发力时对方容易接下网。S的颗粒长点,软点,所以有时比H更象生胶。攻打时,球要沉些,球过去有一只停顿一下的感觉。发小力时,对方容易下网,发大力时,下沉不明显,对方回球比H容易些。但是当中台攻球时,S的底劲又要比H的好,更容易进攻比较低的球。另外,进攻时,H的拍面角度要比S的大,如果S用H的角度进攻,很容易出界。在进攻这方面,两者可以说不分上下。
    5、推挡。在这方面,H是绝对好于S的,而且也是我用过的正胶中最好的。如果H为10分,那S可能只是6分而已。这点在防弧圈时尤为明显。H可以说是位置到了球就能过去,而且弧线低平,速度也快,对方很难连续进攻。S更需要手上的调节,很容易接飞,弧线要高很多,速度也慢,感觉球在球拍停留了一下后冒了出去。球虽然弧线高点,但是不怎么往前走,对方不迎前容易失误。H到现在还让我留恋的就是它的推挡防守。实在是感觉美妙。
    6、拉球。旋转差不多,但是H的弧线低些,短些,对方比较难借力,防守比较难。S容易被人反拉攻打。但是S起下旋的能力是我用过的胶皮最好的。很容易就拉起下旋。有时还可以冲不怎么转的下旋。

    对于H和S,我自己都不好取舍,现在用S,但是很怀念H的感觉,却又舍不得S的小球。总体来说,H是一款非常好的胶皮,总体性能应该是我 现在用过的最好的。比802系列和龙影、388B都要好。S除了推挡,也是很好的。现在我不想放弃S的原因也是想看看怎样调整手法,使S的推挡好些。
  • 颗粒乒乓 2013-12-25 12:41
    用进口海绵,贴上国产的生胶皮,自配的套胶比成品套胶好用的多;我用的是多尼克2.0的海绵,再贴上国产799生胶单胶皮,自配的套胶,比TSP生胶套胶好用多了。。。。。。;朋友贴好一试便知;
  • 驭箭 2013-12-25 14:04
    颗粒乒乓: 用进口海绵,贴上国产的生胶皮,自配的套胶比成品套胶好用的多;我用的是多尼克2.0的海绵,再贴上国产799生胶单胶皮,自配的套胶,比TSP生胶套胶好用多了。。。。。。;朋友贴>
    说的好,我感觉也是如此,国产的海绵稍微弱了点.解决办法就是您说的换进口海绵,或者刷胶.不过还是应该立足于把技术底子打牢.
  • 满天星 2013-12-25 15:40
    练一练就知道了!
  • 老蝈 2013-12-25 16:52
    高波: 练一练就知道了!>
    那就要烧几块胶皮了
  • 老蝈 2013-12-25 16:56
    颗粒乒乓: 用进口海绵,贴上国产的生胶皮,自配的套胶比成品套胶好用的多;我用的是多尼克2.0的海绵,再贴上国产799生胶单胶皮,自配的套胶,比TSP生胶套胶好用多了。。。。。。;朋友贴>
    这样的胶皮弹性好并且比外套下沉?为什么不贴563、388C?
  • 老蝈 2013-12-25 17:03
    谢谢纸老虎解答,测评要到哪里找到?
  • 老蝈 2013-12-25 17:04
    纸老虎: 书已到货一周了,还未细看呢!上次华鼎完败,已被高绍林老师球技折服。>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你懂的
  • 老蝈 2013-12-25 17:05
    驭箭: 选择里没有国产,看来你还真是把装备价值放在技术瓶颈之前了,这是要不得的.>
    要升级换代
  • 颗粒乒乓 2013-12-25 18:21
    老蝈: 这样的胶皮弹性好并且比外套下沉?为什么不贴563、388C?>
    经过我反复试验得出:国产的生胶皮,563和388C—1的胶皮的胶质比较硬,击打,弹击的效果比较好,下沉明显,但又应为它们胶粒的胶质较硬,吃不住球,在拉打弧圈球时易打滑,失误较多;而国产799生胶皮胶粒的胶质较软,击打,弹打时,越发力,越下沉,在拉打前冲弧圈球时,由于它胶粒的胶质较软,吃球好,产生的磨擦力大,拉打弧圈球的效果极好,感觉是爽的很。。。。。。啊;朋友一试便知;
  • 老蝈 2013-12-25 21:09
    颗粒乒乓: 经过我反复试验得出:国产的生胶皮,563和388C—1的胶皮的胶质比较硬,击打,弹击的效果比较好,下沉明显,但又应为它们胶粒的胶质较硬,吃不住球,在拉打弧圈球时易打滑,失误较>
    我准备按您说的试试,谢谢!
  • 颗粒乒乓 2013-12-25 21:27
    老蝈: 我准备按您说的试试,谢谢!>
    谢谢朋友的支持,实践是试金石,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纸老虎 2013-12-26 00:52
    老蝈: 谢谢纸老虎解答,测评要到哪里找到?>
    我的转帖就是关于正胶评测的内容了,我选了有关尼塔库FA生胶的内容部分进行了节选。下面再转两个生胶的评测吧。有点儿长呦:)
          
            【尼塔库与TSP生胶对比】
    一、胶皮厚度与颗粒
    三块生胶胶皮的厚度基本一致,而且三款生胶的颗粒形态也基本差不多,排列上也一样都是纵排的而且胶粒上的花纹也基本一样。这可能因为都是日本出的缘故,就像国产的生胶,729和大维以及银河等胶皮厚度基本一样,胶粒都是横排(红双喜的生胶胶皮比较厚)。再就是胶粒的疏密程度,按照疏密的排列是
    TSP生胶套胶 Spectol-21 Offensive Sponge <TSP反胶Tyranno Multi Power Sponge =HAMMOND FA 生胶
    胶粒的硬度从软到硬 Spectol-21 Offensive Sponge < TSP反胶Tyranno Multi Power Sponge < HAMMOND FA 生胶

    二、海棉
    我用的三块生胶都是max的,也就是2.15左右,先从海棉的硬度和弹性说,tsp的两款海棉软而弹,透板较好,不管胶也能感到透彻, HAMMOND FA海棉要硬一些,不灌胶,感觉打不透。tsp的海棉是黄色的,尼塔库则是浅藕荷色的。

    三、使用感觉
    三块生胶使用后,感觉Tyranno Multi Power Sponge 的速度最快,HAMMOND FA 次之,21则在最后;下沉程度来说还是要数Spectol-21 Offensive Sponge ,其次,再次。
    三款生胶要数Spectol-21 Offensive Sponge 比较好控,而且接发球不易吃转,和上面一样HAMMOND FA 和Tyranno Multi Power Sponge都依次差些,反过来说Tyranno Multi Power Sponge 制造旋转能力强。
    起下旋以及弹击还是经典的Spectol-21 Offensive Sponge 好些,HAMMOND FA 和Tyranno Multi Power Sponge依次次之。

    四、简单综述一下
    1、专业选手都用Spectol-21 Offensive Sponge 和HAMMOND FA ,这说明这两款绝对有胜人之处。我感觉专业选手,有可能是自身力量不足,反手弹击打不出速度和力量的用HAMMOND FA 比较合适,灌胶后速度快的惊人而且弹击弧线平直,具有速战速决的能力,也就是说善于用反手搏杀,甚至是退倒中台,照常弹击,比如王越谷,唐鹏。
    而Spectol-21 Offensive Sponge 则相对来说怪些,弧线下沉,速度也可以,海棉较软,反手和对手相持起来容易些,而且主动发力比较好。基本功扎实的人用,比较能打活,速度、怪异并重。比如王涛,曹臻等

    2、对于业余选手,我建议还是用经典的Spectol-21 Offensive Sponge ,比较容易打,而且有点怪,最好用1.7-1.9的,更容易出怪的味道,但就是速度下来了,当然如果你是原来用反胶改的生胶,还是用HAMMOND FA ,灌胶后声音洪亮诱人,合适的球还能反手暴一板,而且有些拉的动作也可以使用。

    3、生胶的底板,这个其实还是因人因打法而异,看你是反手生胶欲求自伤三千一招制敌,还是连绵不绝,板板深入,还是反手过渡,正手搞定,当然,底板和胶也要搭配好,才能发挥作用。
    比如,我用蝴蝶30041 vis维斯卡利亚,用max的海棉正好,要是用1.7-1.9的就没法打,速度和怪异都出不来,相反用在cl上,1.7-1.9的就好些。底板和套胶的搭配还是贯彻硬底板软海棉的策略。
    但也有人打生胶正手比较好,用正手多于反手,我觉得用oc也可以,不过,反手就要用硬点的海棉,像HAMMOND FA 灌完胶就比较好。相反反手用得多的,底板就要用硬的,反手最好用软点的,tsp正合适,当然gp3也好。
    我用HAMMOND FA 感觉海棉很不适应,想换下来,哎,无奈尼塔库的东西就是功力深,胶皮和海棉竟然不能分离,tsp的却能。

    补充下,生胶的手感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能说Tyranno Multi Power Sponge 就一无是处,还是要慢慢找适合自己的东西,找到是快乐的 ,找的过程更是快乐的。

            【关于乒乓球生胶打法的认识和使用意见】
    一、 生胶的种类,每一种生胶的特点。
      生胶之种类划分,有明察暗思二法。明者,厂家所制,商家所售是也。暗者,硫化程度,回弹速度是也。倘若谈及每一种生胶,身为业余喜好,定不能试遍所有(以下仅以个别为例)。然分析器材之品质,认识胶皮之性能,亦是解决问题之根本,标注型号之依据也!
      生胶,实为正胶之一,只因硫化程度极低,而接近天然橡胶,质地柔韧,反应灵敏,回弹快速而不易控制。故使用者一定是快攻打法,而且要抢攻、抢打。不可以缓,不可以守,一旦球速慢下来,轻起来,这球就轮不到你控制,而手执利器,却任人摆布了。
      说到生胶的具体种类与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一是胶皮的生熟程度,这关系到胶皮回弹与控球性能;二是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这关系到胶皮对来球的反应和作用;三是胶皮搭配海绵的方案。关于底板和胶水,限于篇幅,这回暂且不谈。因胶皮、海绵的种类很多,所以在分析胶皮时,暂不考虑海绵的变数,而假定其为固定的一种,反之亦然。

      1、关于胶皮的生熟程度。
      生胶的性能如前所述,击球时回弹较快。如对方快攻或拉冲,生胶可顺手快带,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机反攻;如对方回搓下旋球,生胶则可从容掌握击球时机,准确发力,击打来球中下部,造成对方因回球下沉,而处于被动的局面。生胶胶皮虽反应灵敏,不易控制,但只要能发上力或借上力,特别是球能撞到底板再弹出,球的运行就会因快速而稳定。反之,若对方快摆台内短球,且轻而飘,生胶因匆忙应对,未及悉心合力或借力,使胶皮吃球过浅,回球飘乎不定,就易出高球,若盲目发力,又极易使球飞出界外。
      在生胶的诸多种类之中,生味儿十足的型号当属出产多年的友谊563,对光观其红色底皮,极其透亮,而以手随意抻之,延展性极好,前述生胶特性便是以此型号为例。其他国产生胶品种当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而传统正胶型号都不具生胶特性,如红双喜651、652,及友谊802等,比起生胶来,硫化程度高,弹力足,速度快,性能也要稳定得多。还有一类进口生胶,如下面列举的tsp和stiga,硫化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属于半生半熟性质,性能也是两边兼有。

      2、关于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
      生胶与其它正胶一样,不同的型号,颗粒的密度与形状就可能不同。密度大的胶皮颗粒较细、较多,反之颗粒较少、较粗。胶皮颗粒除粗细之外,还有长、短之分,而胶皮颗粒从侧面看,还有圆柱形,圆柱与圆台结合型,近似圆台形。一般颗粒分布较密的生胶,颗粒多为圆柱形,相对稍细、稍长,也很软,因此回球的弹力弱一些,接近长胶的性能,有人称之为“小长胶,”如友谊563,donic yang或xushaofa 988等。一般长胶怕生胶,就是怕在这里,对生胶来讲,有点以夷制夷的味道。一般颗粒分布较疏的生胶,颗粒多为近似圆台形,都较粗、较短,也硬一些,因此回球的弹力更足,性能亦接近传统正胶,击球时轻球的飘忽感和重球的下沉感都不是很强,对球的旋转也有明显的反应和作用。圆台形的胶皮颗粒,上细下粗,当受到来球挤压触及底板时,较粗的根部可以减缓底板对球体的直接压力,从而减小球体的变形,使球的运行相对稳定。有些进口生胶不如国产生胶的味道足,这是原因之一。

      3、关于胶皮搭配海绵的情况。
      针对生胶的基本特点,一般是配以较薄、较软的海绵,如厚度1.5-1.8mm,硬度35度。这样可以使生胶吃球浅,回避旋转,及以海绵辅助底板击球,发挥出生胶击球轻快上手、飘忽下沉的特长。但有些进口生胶的海绵较厚,如王涛使用的tsp spectol,海绵虽然较软,但厚度为2.15mm,,一般业余选手在主动发力与击球合力方面有较大差距,在使用中存在打不到底板的现象,使胶皮颗粒短粗、出球速度飞快的特点也得不到发挥,因而只是一味吃球却打不出生胶快速、下沉的味道,形不成威胁。另一种stiga clippa生胶的海绵就稍薄一些,击球略带下沉,胶粒呈近似圆台形,粗短稀疏,出球极快。

    二、 生胶适合什么人来用。什么人适合用哪种生胶?
      生胶适合喜欢使用和善于使用的人来用,呵呵。其中善于使用是指能够按上述方法有效地使用。其实生胶对使用者的理想条件要求不多,有诗可以为证:“积极主动,勇于抢攻,随机应变,善始善终。”显然对业余选手来讲,只要你真的喜欢生胶,并身体力行去钻研和实践,从中能够收获,那你就适合使用生胶。至于你最后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进步了多么大的幅度,都不应成为衡量你是否适合使用生胶的标准。除非你投入过同样的条件,却更擅长使用其它胶皮。
      不错,这生胶还得在实践中学着使用,谁摸透了生胶的脾气,谁就适合使用生胶,你摸熟了哪种型号,你就适合使用哪种。不适合可以熟悉,而不熟悉却适合是不能理解的。

    三、 生胶的握拍方法和发力方法?
      事实上的握拍法是有很多种,因为打法所有不同。而打法相同之时,体质又不相同。体质相同之时,认识又不相同。就我个人来说,经验是这样的:宁可深握不可以浅握,比如直拍,虎口不可锁紧,拇指与食指应适当张开;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应适当伸展,如此方能扩大手与球拍的接触面积,增加手感,提高控制来球的感觉。实质上,握住球拍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运用球拍,把握球拍。当球拍挥动起来的时候,握拍的方法,就应是为了处理具体的来球而进行,很明显,这是一个变量。握拍的细微方式和调节范围,都应与来球的性质、回球的目的、技术的处理、击球的手感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确定。但无论握拍怎样不同,就一种生胶来讲,发力方法是相同的。
      生胶的发力应以弹击为主,可打可不打时,要打;可搓可不搓时,不搓。遇到高手时,你只要搓,他就会打,而且致命。弹击的发力,更要讲求发力时机,精心感受和算准发力时机,才能保证回球质量,保持主动的状态。当遇到轻球,挥拍动作来不及发力时,可顺势轻带球拍,将球轻送过网,看似飘过网去,将软球奉还,再寻找时机。其他手段也可适当借鉴长胶。

    四、 什么是借力意识?在实战中如何使用生胶借力发力?
      借力意识是在自己不想或不便发力时,利用对方来球的力量和速度,以自己稳定的拍型,将来球迅速回弹到预定的位置,破坏对方击球的节奏,从而谋求变被动为主动的战术意识。借力时可以不发力,也可以减力或加力。在实战中使用生胶借力,须看准来球的落点,及时跟拍快带,并根据来球的旋转调整拍形。若要在借力中发力(加力),就更须看清来球速度,算准合力时机,快速挥动球拍,击发瞬间,手指顶住底板,击球完毕,顺势放松还原。但在借力中发力是有难度的,所要求的计算精度较高,对业余选手来讲,与其追求单一的高难技术,不如充分应用基本技术,变化落点或调整节奏,在轻与重、快与慢的变化中寻求主动,获取进攻的机会。

    五、 举例说明生胶在对付各种来球时的方法。
      这各种来球,实在复杂,仅选若干,略说一二罢。
    1、 接台内下旋球。
      台内下旋球,速度都比较慢。来球旋转较强时,可根据对方站位及动向,选择轻托(摆)一板至网前或迅速搓(劈)长至底线;来球旋转较弱时,正手位可快点(突击)、反手位可快推(快拨)至对方适当位置。此类回球,轻托(摆)时击打来球底部,其它应击打来球中下部。击球时间为高点期。如回球质量好,可抑制对方进攻,打乱对手步调,或主动发力,保持攻势。

    2、接出台下旋球。
      出台下旋球,速度一般较快,对此应及时判断。正手位可以挥拍便打;反手位可退后半步挥拍,待来球一到高点期,抬手便打(拨)。此类回球亦击打来球中下部,因球速较快,应注意借力与发力的结合,否则拍与球合不上力,就容易失误。针对旋转的强弱,可调节仰拍的角度解决。其实,出台下旋球,正是生胶擅长击打的来球种类之一,若回接方法正确,可使回球快速、下沉,从而掌握局面的主动。

      3、 接上旋轻球
      上旋轻球一般指台内轻挑上旋球,或出台加转弧圈球。这一类上旋球在正手位可以快速反打,及时前倾挥拍,击打来球中上部,击球时机为上升中期。如果正手位来球突然不及挥拍,或来球快速至反手位不便进攻,可压住拍形,轻推一板,或根据来球旋转强度,适当挤推、侧砍,都会使回球降低前冲力,又略带下沉,使对方不便连续拉起。当然,反手位还应结合正手侧身攻的战术配合。

      4、 接上旋攻球
      上旋攻球一般指前冲弧圈球。当对方上手前冲的时候,生胶选手就只有华山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稳住拍形,极力前倾,盯准来球,快带回头。击球部位是顶端偏下,击球时机是上升后期,击打瞬间,。球拍应向前下方轻压、轻盖,而不是一味向前推带。这里必须说一句实话,生胶虽然有自己的特长,但与其他胶皮一样,也怕弧圈暴冲。故此,当以预防为主,回防为辅,积极备战,不失信念。毕竟其它胶皮也惧我生胶三分呢!

      5、 接不转球
      不转球如果是对方发力进攻,那就只有挥拍抵挡,形似快带,在稳住直立拍形借力之时,力求控制落点,以阻止对手连续进攻。
      不转球如果是对方突然放短,而且很轻,那就最要生胶的命!因小球手感差本为生胶之短。试想,当你正悉心穿梭于借力、发力之间,火光飞迸,热气朝天,忽然飘来一球既轻且短,需你立即静心雕琢,哇!此时哪里会有感觉?一般都是手腕僵直,推出界外了事。当然,这种理想之球是很难实现的,不然生胶也就没的使用了。但这种理想的手段又必然成为生胶对手的追求对象和努力方向,所以生胶选手经常遇见与此相类似的困难。
      那么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看来,失误的关键在于对节奏的突变没有心理准备,尚以彼时之节奏应对此时之来球。若能及早观察和判断,就会及时发现和准备。常言“没有救不起来的球”就是这个道理。不转球本来最单一,但实战中情况复杂,使你难有单一的心情,所以才覆舟于溪流,跌跤于闲庭。当然,如能积极主动,压制对手,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6、 关于侧旋球。
      一般侧旋球,都与上、下旋结合应用,所以在处理时,可结合个人平日经验,或参照前面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调整。
      上述问题先暂谈至此,总而言之,生胶是一种特长特短的胶皮,充分发挥特长就不容易,而扬长避短,灵活应用,就更需要反复实践,多重认识了。
      最后,敬请随时对照:当你只能慢而不能快了,只能轻而不能重了,只能搓而不能打了,只能应付而不能制造了,只能节奏单一而不能随机变化了,这个时候,这种感受,就说明你没有用好生胶,没有发挥出生胶的特点,以己之短去克他人之长,就会注定要失败的。当然,反过来就成功了。

      问一个有关正胶和生胶的问题
      长胶、生胶、正胶颗粒依次变短,可以说性能也是从怪到不太怪(应该说是从与反胶相差大到接近反胶)。具体可以看这段:
      
          海绵正贴胶皮拍
       海绵正贴胶皮拍又分为二种:
    (一)海绵正贴“熟”胶拍
      这种球拍的胶皮弹力适中,胶粒上刻有花纹(胶粒面上还有一些小颗粒),击球时能“吃”住球(胶粒上花纹越深,“吃”球性能越好),速度快。在发球、搓球和拉球时能产生一定的旋转。但其控制球的稳健性不如胶皮拍,制造旋转不如海绵反贴胶皮拍。
      这种球拍为我国快攻型的运动员所广泛使用。一般来说,左推右攻和两面攻打法的人,使用这种球拍仅在海绵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前者使用的海绵较硬,后者使用的海绵较软。

    (二)海绵正贴”生”胶拍
      这种球拍的胶皮有较大的弹性,胶皮上的胶粒较“熟”胶的胶粒大,胶粒上一般不带花纹(胶粒面呈光滑状)。由于胶皮的反弹力大,故击球时速度快。在对推、对攻及回击弧圈球时,打出的球着台后有迅速下沉的现象。减力挡短球时,球不往前走,因此对付弧圈球较好。但由于胶粒不带花纹,触球时容易打滑,“吃”球性能较差。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制造悬殊的旋转变化。只有在发球、搓球和削球时,如爆发力较好,摩擦力集中,才能产生较强的旋转。
      这种球拍为一部分快攻型的运动员所采用。使用这种球拍一般都配以较薄的海绵,以加强回球下沉的性能。

    (三)海绵正贴“长”胶拍
      这种球拍胶皮的胶粒高度比一般胶皮的胶粒长(约在1.6一1.9毫米左右),故称“长”胶;胶粒直径较一般胶皮的胶粒小,因而质地较软。
      “长”胶拍的性能是:球触及胶皮时,由于胶粒细,长、软,故胶粒容易倒斜。在回击对方的轻拉球和不转搓球时,回球是不转球;回出对方的加转弧圈球或突击球时,回球呈下旋;回接对方的下旋发球或搓球时,回球呈上旋。对方来球旋转越强,回球的反向旋转也越烈。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球拍不易主动制造强烈的旋转,主要依靠来球的不同旋转而产生相反的旋转。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发球,若能迅速集中摩擦球,也可发出转球;在中远台接突击球,用大臂发力把球送回,可削出不转球,然而,这种球拍对球的控制性能差。
      “长”胶拍主要为削、攻结合的运动员所采用。为了有利发挥“长”胶皮的特点和进攻,一般使用厚度不超过1毫米的薄海绵。
  • 文子 2013-12-26 08:17
    我现在用的是GP3海棉,贴388C—1胶皮,感觉也不错。
  • 老蝈 2013-12-26 09:04
    文子: 我现在用的是GP3海棉,贴388C—1胶皮,感觉也不错。>
    388c-1摩擦打滑,常感到无谓失误不准备用388c,海绵+胶皮是个办法。
  • 老蝈 2013-12-26 09:21
    精品!像教科书一样,谢谢纸老虎!受教了!
  • 柽柳 2013-12-26 16:10
    GP3 2.0 30~35度很好用。但是需要自己粘。下沉明显的胶皮大多容易断粒,听说是硫化的原因。进口生胶都不会断粒,但是像TSP20072等没有生胶下沉的感觉。
  • 柽柳 2013-12-26 16:15
    563比较沉,尤其是以前的(现已停产几年)563-1,但是特别容易断粒,每天打球一个星期就断。
  • 柽柳 2013-12-26 16:17
    388c-1海棉死硬,软的又不出球,还是进口海棉好,手感很软出球很快。
  • 老蝈 2013-12-26 20:25
    柽柳: 388c-1海棉死硬,软的又不出球,还是进口海棉好,手感很软出球很快。>
    买块GP3再贴一块563
  • 老蝈 2013-12-26 20:26
    柽柳: 563比较沉,尤其是以前的(现已停产几年)563-1,但是特别容易断粒,每天打球一个星期就断。>
    563这么不经使?
  • 老蝈 2013-12-26 20:28
    柽柳: GP3 2.0 30~35度很好用。但是需要自己粘。下沉明显的胶皮大多容易断粒,听说是硫化的原因。进口生胶都不会断粒,但是像TSP20072等没有生胶下沉的感觉。>
    我现在就用20072,想换既容易控制又比较下沉的生胶
  • 朝九晚五 2013-12-26 22:21
    我也使的生胶,到这儿来感到很有收获。
  • 柽柳 2013-12-27 08:10
    老蝈: 买块GP3再贴一块563>
    563易断粒
  • 柽柳 2013-12-27 08:12
    老蝈: 563这么不经使?>
    我用了3年呢,是这样的
  • 柽柳 2013-12-27 08:14
    老蝈: 我现在就用20072,想换既容易控制又比较下沉的生胶>
    20072我感觉 就是正胶,易控制,没特点,对手喜欢!哈哈
  • 老蝈 2013-12-27 09:18
    柽柳: 20072我感觉 就是正胶,易控制,没特点,对手喜欢!哈哈>
    只有发力才有点沉,不然就像正胶
  • 老蝈 2013-12-27 09:21
    朝九晚五: 我也使的生胶,到这儿来感到很有收获。>
    有不少球友出谋划策
 36 12     直接跳转到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