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寻根小记(图片)

已有 1651 次阅读    2012-11-06 14:58   标签图片  center  black 

                               (千年的雨湖公园)  

汽车驶离长沙,在高速公路上疾驰。我和表弟国庆之前去湘潭寻根,那里是我们的母亲董氏姐妹的祖居之地,也是我祖父与父亲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退休闲下来,难免怀旧,我们家族四代,从同治维新至今一百六十多年,历经兴衰,自己这大半生,也足够坎坷,应该写下来,对自己的一生也算有个交待。于是,不顾年近古稀,走访故地,寻根问祖。

湘潭我前年底便去过一次,只凭几个地名,寻寻觅觅,一片迷茫,天公也不作美,飞雪中夹着冰雹,寒气逼人。归来路上,油然想起母亲养育我们而承受的艰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心中一热,泪水涌上眼帘,信笔写下了这几句:

一为寻祖去长沙  寒雪夹冰漫天涯

瞻岳曾留先人迹  雨湖何处是董家

雨湖街是一条明清时留下的老街,听父亲说过瞻岳门城楼内,左侧约一百米就是母亲家,可惜那个地段现在立起了几座白色小楼,在老街古旧灰暗的建筑群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城墙抗战时拆掉了,这里的老住户说:“小白楼前原有座节孝牌坊,文革中被砸掉了,上边的石狮子摔成了白色碎块。”

                                   (明清雨湖老街)

母亲的家里外两间平房,她祖父是武秀才,每天都要到离家不远的文庙前大坪习武射箭,尽管那时大清军队已经装备了洋枪洋炮。祖父故去很早,我母亲五岁时,她当店员的父亲也去世了。高高的瞻岳城楼,沉重的节孝牌坊,幽深的夫子文庙,过往的县衙官吏,母亲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应是受够了“礼教”的熏陶,三十岁时,她被有了新欢的父亲遗弃后,便从未与其它男子有任何过往,董家三代妇女均成了封建礼教推崇的“节妇”,或许这就叫宿命吧。

 

(孔子文庙)

       湘潭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开展得很激烈,文庙那块大坪是集会的地方,农会在那杀了“土豪劣绅”晏容秋 ,三个月后,“土豪劣绅”引来许克祥的军队,又杀了领导农会的GCD领袖杨昭植,而杨昭植自己也是当地大地主的儿子。我母亲当时是贫民职业学校学美术的小学生,各班每人发一纸党证,全都是GCD了。农民运动被镇压后,社会上流行的歌谣是:“巴巴头,万万岁,条巴鸡婆遭枪斃。”那意思是:妇女盘起的巴巴头,万年不能变,留短发的女青年闹革命,便要遭枪斃。

就在这个贫民的小屋里,八十二年前,年仅十三岁的父亲,奉祖父之命前来相亲,在母亲姐妹俩中选一个做提亲对象,当时父亲相中的是正在锈花,比他还大两岁的母亲。那时的母亲,秀丽端庄,生性温和,应该算是易受长辈赞誉的女孩。临走时,作为媒人的徐家女教师还要走了母亲画的仕女和花卉。

听母亲说:那一年,她家的并蒂莲头一次开放。

一年后我父母成婚,当地有个风俗,新娘子第二天早起,要用新泡发的毛笔写一个福字,这叫“发笔”,习过颜体的母亲在张开的红纸上,执笔悬肘写了个大的“福”字,端秀厚重,老祖父与家人纷纷夸奖。那年代当儿媳是没什么地位的,特别是一个嫁到富家大院的小家碧玉,但母亲待人接物的温良恭俭让,又总在别人危难之时给以援助,尽管她大半生自己过的都是穷日子。所以,母亲这辈子一直都受到族人的尊敬。

似乎是寻找那个年代的标识,我特别想找到的是瞻岳门与节孝牌坊的图样,终于从一老先生那里得知,牌坊可查光绪版的湘潭县志,但瞻岳门的样式只鲁班殿浮雕上还有。去图书馆把县志借了出来,一幅城区立体图上,清楚的画出了瞻岳门内节孝牌坊的形状,那是一座三檐四柱的石雕建筑,高高地立在低矮的老街建筑中间。

                        (光绪年间湘潭县城图)

第二天离开湘潭前,看到了鲁班殿墙上的浮雕,古城方园不足两平方公里,瞻岳门城楼是双层重檐,虽不算高大,倒也不失雄壮威严,城门外是西部繁荣的商业街市,城门内则是县衙、庙宇、书院、兵营,瞻岳门是古城当年最重要的出口。拍照留影,了却了一桩心愿。

                                            (鲁班殿)

(左侧为瞻岳门城楼)

在光绪年间县志中的全城俯瞰图上,我还找到祖父工作的怡和码头,那时叫周家码头,后面便是十二总周家巷子,这里有父亲的出生之地“徐贤志堂”。同冶九年,读过几年私塾的祖父,一十五岁,一把雨伞、一袭长衫,从湖北偏辟的乡村来到这里,那正是洋务运动方兴未艾之时。1900年,英资在湘潭设立怡和船运公司,祖父从“跑街先生”一直做到公司买办,因此发了财,但后来投资挖矿失败,1929年去世后,剩余的资产,也被我祖母挥霍一空。每到年三十,要账的上门,祖母与父亲外出躲债,留下母亲独自与债主们周旋。

                  (怡和码头原址,露天茶馆的老板祖辈在此摆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正在医学院读书的父亲提前半年毕业,开始了八年的抗战生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我们这个家族所有适龄男子,都奔赴了抗日前线,战前他们有的是青帮老大,有的是燕大学生、黄浦军人,偷卖字画换鸦片的三伯战死淞沪战场,还有一位堂兄是参加过武昌首义的高级军官,武汉黄鹤楼下的蛇山,至今还保存着他作为抗日将领的纪念馆。

如今,怡和码头、徐贤志堂不复存在,永存的是湘江奔腾不息的波涛、雨湖岸如烟的翠柳。拍摄了一位湖边的垂钓者:人与树都是黑色的剪影,下方是微风吹皱的湖水,不远处几朶盛开的荷花,还有荷叶上随风摇动的水珠。千年的雨湖,一直都会有这样的垂钓者。

   中秋之夜回到北京,母亲像前两盏长明的莲花灯,静静地闪烁着淡粉色的光芒,奉上湘潭带回的香火三柱,默默祝福,我在母亲的关爱下生活了六十二年,虽经历磨难,而最终平安地走了过来,心中无限的感念,母恩难忘呀。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9 个评论)

  • 五零后 2012-11-06 15:22
    让人感慨。
  • 静数秋天 2012-11-06 15:47
    文笔好,景色美,感情更真切。让人感动
  • 歪把子 2012-11-06 20:14
    好故事啊!慢悠悠的叙述出来,还配有照片,好似雨前茶气味清香,让人读后浮想联翩。一个字——好!
  • 不惑乒乓 2012-11-06 20:22
    时间在文中横亘飞逝~~~寻根之情在文中绵绵涌动~~~
  • 瑞都 2012-11-06 20:41
    不是每个人都能寻到的真情,尤其是在这个经济时代。
  • 满天星 2012-11-06 20:54
    古迹越来越少,人越来越俗!令人痛心啊!
  • 景燕 2012-11-06 22:36
    您真幸福啊!母亲陪您了六十二年!真让我羡慕!
  • 龙在江湖 2012-11-07 01:04
    在母亲身边生活六十二年,您真幸福!我今年四十九,而我的母亲今年已九十二岁高龄了!真希望我能有您这份福气!!!
  • 2012-11-07 02:32
    有景有情有义的描写,真挚感人,看后令人浮想联翩...
  • 老狼 2012-11-07 04:03
    湖南人,敢为天下先,可以说没有湖南人就没有新中国。。。
  • 醉爱乒乓 2012-11-07 06:01
    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湘潭人杰地灵。
  • 柳金 2012-11-07 09:04
    语言情感真挚,景色既美又让人怀旧。
  • 御猫 2012-11-07 10:00
    寻根长沙,追思先祖,情感真切,令人感慨。
  • 东来东往 2012-11-07 10:24
    喜欢你的图文
  • 未道 2012-11-07 11:18
    情真意切,感人。
  • 稀世宝 2012-11-07 11:36
    拳拳孝子心,绵绵湘鄂情,读罢令人潸然泪下,徐老写进我们的心坎里去了,天然去雕饰的好文章!令人钦敬!
  • 郝建国 2012-11-07 11:40
    图文并茂,思乡忆祖,乱世出英雄,母亲最伟大。
  • UPA 2012-11-08 11:41
    文笔真好,情真意切,让人也有睹物思泪的感觉。
  • 约旦 2012-11-08 12:19
    真情感人的好文。
  • 四季为乐 2012-11-08 12:55
    我母亲也是出生大家,至今她的出生地的地名还是以我外公的名字命名的,可7岁的时候就遭遇到了翻天覆地的大震荡,后一生坎坷。最近我的妹妹说要到我母亲的出生地去看一看,我说,还是算了吧,历史如同烟雾,散去了就让它永远地散去吧。
  • 舒乐 2012-11-08 13:41
    生命中有了母亲,才感觉生活有意义。因此,各位球友: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多多尽孝吧,爱母亲要胜过爱自己。
  • 左刀 2012-11-08 23:06
    情真意切,岁月如悛,众生只是一个过客!
  • 杨帆 2012-11-09 08:01
    非常好,令人回味无穷,期待更多杰作!
  • 李几招 2012-11-09 23:18
    徐老师的文采的确一流。
  • 邻居 2012-11-10 01:31
    写的很好!
  • 熊熠明 2012-11-10 07:30
    老乡呀!我也几年没有回老家了。老徐是才子,培养出才女。
  • 寇炳渠 2012-11-10 09:13
    我也于2008年寻根问祖:自“寇老西(寇准——出生于山西)”至我已传至53代(按照20年平均一代),160年前,我曾曾祖父来到“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三堡乡开荒拓田”并传至我曾祖父(寇德邦),并一口气为我曾祖父免受地头当地人欺负为之生养了另4个手足(均为男丁:寇德谋-寇德艺-寇德胆-寇德贛)从而屹立在草寇之地而寇。之后,我曾祖父有生养了三男丁:寇国文-寇国庆-寇国瑜。我祖父寇国文夫妇再生养一儿一女:寇秀褞,寇秀楼。不曾想,89学潮时期,内蒙古一恶畜避风下至“该处”而称王称霸。而我其时已经于3年Ago来到北平,入学北京钢铁学院而让出了“出生地”与“此贼:(杨鸟飞:ID:152223197411047316)”,未曾想、此贼竟然害我父命于1995年9月20日傍晚(将砒霜(俗称大矾))搁于我父亲碗底于我父之未觉。然之2年之后又伙同其连襟(温氏贼人中之大力王)防火烧了我父遗留的古居。江山让出与了贼人。我脸面全无以COPE WITH 寇准之相爷唉。何计之有乎?
  • 祥云石 2012-11-10 09:39
    看了您的文章感触很深,一直就有寻根问祖想法。我也54岁了,今天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 返璞 2012-11-10 14:41
    这篇文章应该收入语文教科书!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