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鼎丰盛乒乓球俱乐部

  • 分享

    直拍搓球的18個要點境界

    乒乓伯乐者 已有 165 次阅读    2019-07-03 22:23

    直拍搓球的18個要點境界

    The 18 levels of squash

    隨著弧圈球技術日新月異的不斷發展,利用搓球作為過渡性的技術,來進行搓中搶拉、搶沖的打法已經是非常普及流行的;搓球的技術其實也稱之為“產球”,在動作上又近似於削球,又被稱之為“小削球”,是近臺還擊下旋球的一種技術手段。

    搓球的技術種類是比較的多,在實戰乒乓球的競技比賽中,我們是還要根據自己擊球的時間、旋轉和落點的有所不同,大概可以分為快搓、慢搓、轉與不轉的搓球和側旋搓球等,這也是一門很大有學問搓球(以右手為例)一般是在左半臺使用居多。

    搓球的動作特點:球拍在身體前,在擊球時,上臂前伸,拍面稍微得後仰,利用上臂前伸和外旋的力量,將球拍向前送出,在來球的下降期去摩擦來球的中下部。

    搓球技術特點:動作小,弧線低,落點活旋轉變化多,可以牽制對方的攻勢,並為搶攻或搶拉創造機會。 

    下麵為大家介紹直拍搓球的18種意識境界

    1,只會托球,初學階段 在平常打球時,拿著拍子只會往球的下方墊,剛剛開始學球期間,只會托球,即會打“和平的球”。

    2,略微懂得摩擦,有點經驗的初學者 知道上、下旋球,稍微懂得摩擦,在接觸球的時候磨擦一下,搓球知道板型向上,向前下搓出。

    3,能夠搓出下旋球,有一定的搓球經驗 在接觸的時候手部能夠做出些動作,例如直板的手腕動一下,這個球就旋轉多了,搓球有一定的搓球經驗,有些手感,能搓出較強的下旋球。

    4,講究進板角度、摩擦軌跡和托球方式,業餘界好手 托球:是指由下再向前或是由前再至上的拍形運行軌跡;其原意應指是由中下部吃住球,在經過底部向前摩擦的動作的過程合理性的掌握。           

    5,講究輕轉,業餘界的高手 輕轉:應是指運用輕而薄摩擦控制住了落點;原意應指摩擦感覺好,強調擺短搓短的基本原理。

    6,講究撇,體校 撇:應該是指搓撇的技術手段其原意應夠是指“搓撇”的熟練掌握、或“順轉”的摩擦;是接發球技術很好的手段在搓的動作上再融合撇的技術,球拍是由一側向另一側前下方去摩擦來球,這種回球是針對臺內下旋球的;原意是指“搓撇”技術的熟練掌握或者是“順轉”的摩擦

    7,講究吃死頂,資深體校 吃死:該是“吃住“吃穩球”為同義?但又不敢肯定;頂:一直是向前的意思唄;運用快搓“搓短”、或者是“逆轉”的摩擦

    在快搓“搓短”或“逆轉”摩擦時,這樣才能夠準確的判斷來球旋轉方向及強度的基礎上,這時要小臂內外旋為主、手指為輔來控制拍形角度、以吃球及摩擦一直向前下的不變拍形、迎、吃摩擦基本上就是一條直線的球拍運行軌跡,完成對對手的球路明顯控制的站技術手段

    8,講究薄切平趟高級體校 薄切:應該說的是就在接觸球時,球拍與球必須非常得,這樣說吧,如果一般的“薄”是削蘋果皮,那麼這一個“薄”就是給跳蚤癢則更為體貼。

    薄:這樣回球過去的性質是飄忽不定就捉摸不透了,是轉還是不轉特別的難以判斷清楚。

    切:說的搓球的技術關鍵就是變化,而板速越快,必然切向力粘住了球的表面,會使球旋轉的力量就會越大,旋轉也就會越強;切就是加大切向力的一種手法。

    平:說的是在摩擦球時,拍形必須是水準這樣才能夠很精確地控制旋轉的程度及量化,否則沒有充分得摩擦球就會出界下網。

    趟:這是平的延伸發揮,在趟水的時候,腳是平著與水摩擦的。

    薄切:應該指薄摩擦“吃”住球的中下部向前下發力

    平趟:是由底部再直接向前加力運拍摩擦原意應指“先虛後實”地“吃連貫之意;在對“進攻性的搓球”技術的理解應該用在此項上技術手段上

    9,講究用腳逼,地區二隊 用腳逼是指步法到位、重心合理;運用雙腳移位、右(左)腳定位、要運用重心發力。

    10,講究腳重手輕,地區二隊主力 指步法手法統一並合理地用身體的重心去控制住了來球;強調移位步法的重要性,要身體先到位、腳要入到台下、重心必須要跟得、上身在搶先入臺,這樣會將控制自然放鬆的手臂而不是伸直手臂去僵硬去“夠”球。

    11,講究凝神隔層蹭 應指精力高度集中,避開強旋轉區、或是“卸力”的摩擦;“隔層”(輕柔有為薄的意思)不太好理解;“蹭”應該是指用“輕”地去摩擦

    “隔層蹭”應用拍面來接觸球的左右側面,以此來避開強下旋來球的強旋轉區,然後再向左或向右輕發力控制球的落點;或用橫向摩擦來克服來球的下(上)旋轉,“隔層”的理解,我沒有準確的把握,是否還含有假動作之意?當下不敢確定。

    12,講究沉 應該指加轉慢搓並“搓長”、或“劈長”;此刻準備得務必要充分,在來球的下降期、以借力為輔要“吃”住球、以自發力為主加力摩擦去製造強下旋、低孤線,並且落點儘量長至對方臺面的邊、端線交接處出臺或中路端線追身,力求儘量要、準狠、的合力之並存

    13,講究後背發力 應指上步、後移、還原的重心轉移及步法合理;常說“上步容易撤步難”,難在重心的及時還原及調整,熟練“小碎步”的運用與有及時還原的好習慣和較準確的戰術予判,“撤步”就不會難;頸椎與胸椎的連接處是重心這時的所在部位,合理地收腹含胸、控制重心的合理轉移應是用後背發力的主要內容。

    14,講究拖 應指重心控制平穩或摩擦效果突出;“拖”字有平穩延長之意,搓球技術應首先突出來是球旋轉的變化,再結合刁鑽的落點就足可體現控制的目的,所以克服旋轉 或利用旋轉“吃住”球後,還應用自發力的摩擦過程延長球在拍上的停留時間並適時將球送出,以此來達到精確控制回球落點的目的;這個延長摩擦距離的感覺,應合“拖”之本意。 

    15,講究手指努 努:是先向前再向上之意;要運用手指、手腕一起協調共同齊發力由來球底部再向前上繞球外園的“圓孤式”來發力摩擦,以此來增加回球純下旋的強度  

    16,講究腳尖奔 奔:快速、先至之意;在橫向移位時以足跟微虛的前掌為主,以此來保證移動的速度及重心跟得上的同時,在上步時足跟先行落地、重心跟上的同時足跟稍微提起使重心連續向前;當擊球後、足跟立起蹬地,這樣就有利於及時還原或後移。

    17,講究拱 拱:這是長膠技術的專用詞語,這項技術的特色就是回吸力特別的大;反膠在搓半長來球時,運用搓的拍形去迎球並控制好該落點,在隨後變成為了推擋來加速並控制來球的落點,這是直拍特有半搓半推的技術

    橫拍可用“搓”先“吃住”了來球、再將拍頭逐漸立起、轉用橫向摩擦製造側旋將送出;這兩種回球的旋轉及速度雖然相對來說,並不太強烈的,但是其迷惑性和突然性的技戰術特點卻往往會使對方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

    18,講究內磨 內磨:首先要克服來球的旋轉再融合旋轉,其次再利用好旋轉、並能夠製造出旋轉的高級意識境界;這個是要講究運用內功來發力的,在其表面是看吧出來的,可是回球的性質新城極大,這樣的球會使對手特容易失誤的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