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地乒乓球俱乐部

  • 分享

    乒乓球的意识

    老虎打武松 已有 345 次阅读    2012-03-29 05:01
    乒乓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
    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乒乓球意识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能动性。

      近年来,意识一词的使用日趋广泛,如:“树立首都意识”、“树立奥运
    意识”等。这里所说的意识概念,和我们乒乓球运动中所说的意识概念是一致
    的。就是要你想到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想到奥运会,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思想
    和行动。
      这样,意识又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思路或观点,它只是让你自觉地想着这个
    问题。至于怎样想、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哪是技术问题。以判断意识为
    例,它只是要运动员想着判断球,注意区别来球的不同特点。至于怎样判断来
    球,那是技术方法问题,不属判断意识的范畴了。如有人打球时,不看对方打
    的是什么球,一律愣头愣脑地抽,结果失误频频。这是缺乏判断意识的典型表
    现。另一人懂得应该判断对方来球,实践中也在紧紧地盯着球,但由于对方发
    球质量高,结果接发球时还是“吃”了。这就不是判断意识的问题,而是还未
    掌握好接发球的方法。
      研究乒乓球意识,应从意识内容和意识状态两方面来加以分析。
    ㈠乒乓球意识的内容
    科学意识。一般人都能打乒乓球,但却不是谁都能打好。乒乓球运动有其
    自身的客观规律。欲打好,则必须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符合乒乓球运动的客观
    规律。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自己和他人的训练和比赛经验,不断地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采用时代可能提供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手段)
    ,不断地探求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苦练与巧练相结合的意识。没有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不苦练的,但
    却不是所有苦练者都能成为优秀运动员。乒乓球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当
    人们的行动符合其规律时,才能获得成功。探索规律,并用此来指导自己,这
    就是巧。所以,谁要想打好乒乓球,就必须苦练与巧练相结合。没有巧练的苦
    练,是傻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白练;没有苦练做基础的巧练,也称不
    上是巧,因为它违反了训练的最基本规律。
      立志意识。志向,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产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志向总是同毅力相伴而行。一名运动员没有坚定不移的
    志向,就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也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少儿学打
    乒乓球,一般多从兴趣开始,而教练员则应随其进步不断地培养他们立志的意
    识。否则,就会如同古人所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判断意识。对付不同的来球,应用不同的打法。若想打好球,首先应对来
    球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这是正确还击来球的前提。
      盯球意识。盯球,是正确判断的基础。不少人对来球判断不及时或错误,
    都是因为盯球不够。运动员每打完一板球后,都应随球密切注视对方击球的动
    作(尤其是击球瞬间的动作),并紧盯对方击出球的弧线。
      移步意识。对方来球落点和节奏不定,为确保在最佳的位置和时间击球,
    或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特长技术(如反手位用侧身攻),必须移步击球。应
    明确,打乒乓球绝不是单纯的手法问题,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脚步移动的重要
    性将越来越明;显、它是争取主动、抢先进攻的有力保证。
      探索合理击球点位置的意识。所谓的击球点位置,即击球点与身体的相对
    位置。各种技术动作,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击球位置。它虽有个一般的规律,但
    因人而宜十分重要。所以,运动员在打球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地琢磨与研究自己
    击球时最适宜的位置。
      打、摩结合意识。打乒乓球有两个最基本的力,一个是撞击球的力,简称
    为打;另一个是摩擦球之力,简称为摩。除近网大高球,可以用单纯的打外,
    打其它的球,都必须是打与摩的结合。细究起来,这里还有两层意思。
      1、快抽时,以打为主,摩擦为辅。打,可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摩,可
    使球产生上旋,上旋有利于制造合理的击球弧线。
      2、制造旋转时(如拉弧圈球),应以摩擦球为主。但是一味追求摩擦,
    势必物极必反。擦球太薄,反而用不上力,自然难以打出旋转强烈的球来。应
    先打后摩,即以打的动作将球近似粘于拍面,然后再加力摩擦。
      调节意识。无论哪种技术动作,在还击不同性能的来球时,都必须自觉地
    调节动作。具体可细分为:
      1、力量调节意识:根据来球情况,适当调节自己的发力。来球慢且高,
    发大力;攻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自己发力为主,稍借对方来球之力;对方拉
    冲不特别凶、球略向前拱时,借力中发力;对方发力抽或冲时,自己应借力挡
    一板或对付一板,不宜发大力。
      2、拍形调节意识:应视来球旋转与高低,适当调节拍形。来球低或带强
    烈下旋时,拍形稍后仰;来球不转或与可网高时,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上旋
    或高于球时,拍形前倾;
      3、引拍调节意识:应视来球的快慢、高低、旋转等变化,相应调整引拍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