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群组综合技术

  • 分享

    不会收小臂——正手攻球的错误动作纠正!

    中花脸 已有 341 次阅读   2016-05-27 16:54

    不会收小臂——正手攻球的错误动作纠正!

     

    问题表现:  

    业余球友最常见的直拍正手攻球的错误是不会收缩小臂,只是架起肩膀,在大臂的发力和带动下大小臂成固定夹角的击球,腰部的力量也没用上。   

    不良后果:

      不会收缩小臂,以后学习拉球和退台以后都不会打出很有力量的球,也不能控制击球点,所以直拍选手必须学会收小臂击球。 

    解决办法:

      如何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第一,按标准的正手击球准备姿势站立,要求击球者放松大臂,不要发力,身体靠近球台。

    第二,持拍手持拍将拍形前倾与桌面成80度置于球台边线附近并略高于球台,准备击球。 

    第三,自己不要发力,在来球的高点或者上升期(高点前)轻轻向左转腰带动上身带动手臂持拍去碰球,基本是借力的动作,这样练习者就会发现自己根本不用发力,球就很容易的回去了。保持身体放松,体会这样转腰的感觉,然后慢慢加力,为了固定大臂不动,可以要求练习者始终保持肘部指向地面方向。找到这种用身体的重心和腰控制手臂和球拍的感觉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这种感觉就马上多重复以便于积累,然后尽快地多练习以形成动力定型。 

    注意事项:

      这一练习中练习者除了体会腰部的作用外还需要注意击球的节奏,乒乓小松提醒,要明白击球时如果要借力通常必须在高点前迎球,不能等球,这样主动的还原和引拍就出来了。通过足够量的积累,一般至少两小时的练习后,击球者大都能有一种对腰部转动的体会,然后才会放松大臂而不用大臂发力,在近台,蹬地转腰之后就可以快速收缩小臂击球了。 

    总结:  

      正手击球发力的支点在右脚,很多业余练习者多用大臂发力也跟发力支点认识不清有关,只有用来源于腿脚的腰部力量发力,练习者才能体会到用腰腿发力,而不是抡胳膊发力。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