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群组综合技术

  • 分享

    基础训练的内容创新(转帖)

    冬日私语 已有 125 次阅读   2012-05-05 07:54
    强化积极主动的意识和提高心理素质水平11分制的比赛具有很大的机遇性和偶然性,任何顶尖选手思想稍有松懈、情绪稍有波动,或进入状态稍晚,都有可能在和实力较弱的选手交锋中败下阵来。因此,必须从现在起,要把对队员的意识培养和心理素质训练,真正列为基础训练阶段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质性内容抓紧抓好。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在谈到11分制比赛时说,“什么是拼搏,就是一上场就拼命、就搏杀。以前四平八稳不行,‘保’的思想也不行,从第一分开始就要猛打,一分一分地拚,必须有搏杀的勇气”,“而且更为紧要的,是培养运动员比赛一开始就立刻进入状态,立刻拚搏的心理和精神”。现代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就是抢、拼、夺,这在德国的波尔和中国台北的庄智渊等一批新生代选手的身上已经显现了出来。无论从打法特点和技术风格,从速度、旋转和力量的结合以及精神和心理状态上,都代表了今后一个时期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徐寅生的讲话,既是对中国队最近几次比赛失利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现实状况的准确透视,也是就11分赛制对运动员意识水准和心理素质要求的高度概括。意识(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指向)是运动员“活的灵魂”,是运用战术的基础。运动员适宜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技、战术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正常发挥的基本前提。由于实行11分赛制,运动员在心理对抗上(主要有意识对抗、思维对抗、情感对抗和意志对抗)的表现越来越充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基础训练阶段尤为重要,这个阶段没有抓好,就会葬送一个队员今后成为高水平选手的前途。意识和心理素质虽然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需要按照学科提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增强和提高,但意识和心理素质最终必将依托相应的技、战术得以体现。打法上的落后和技术上的不足,必然会导致运动员自信心的下降,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波动。所以,结合技术训练进行意识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