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群组综合技术

  • 分享

    上肢特点与击球动作

    冬日私语 已有 176 次阅读   2012-04-24 06:53
    上肢特点与击球动作乒乓球是一项由上肢直接参与完成的运动项目,所有的击球动作都是上肢功能的反映。具体来说,就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肌肉收缩为动力来完成的。涉及到上肢的骨包括上臂的肱骨,前臂的桡骨、尺骨以及手关节所包括的腕骨、掌骨和指骨。骨与骨之间有关节的连接,从乒乓球运动的实际分析,上肢骨关节主要有肩关节、肘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腕关节(挠尺远侧关节)和手关节。手关节比较复杂,但在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腕掌关节、掌指关节以及指骨关节。这样,上肢在运动中从远至近就有了5个骨杠杆的支点。也就是说,上肢运动是肱骨,桡、尺骨、腕骨间关节和腕掌关节、指骨等4个骨杠杆的作用下,绕5个关节支点,在上肢肌肉收缩的的情况的运动。关节作为支点,决定着骨杠杆的运动形式。肩关节是球窝关节,也是单关节,因此,它是人体运动功能最全,最灵活的关节,可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绕矢状轴作外展、内收运动;绕垂直轴作旋转运动和旋转运动。同时由于韧带少而弱,尤其是关节的前下方没有肌肉覆盖和韧带加强,也是人体所有关节中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关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乒乓球正手技术容易出错的疑惑,因为关节越灵活,你的动作方式就越多,动作的定型也就越困难。同时也回答了为什么肩关节容易受伤的问题。从技术要求出发,上肢的击球动作,本质上是上肢绕冠状轴作屈和伸的运动,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对避免以肩关节为轴发力击球等主要错误动作有重大的意义。对初学者来说,在开始学球时,不仿将手臂下垂在体侧作前后的自然摆动,来加深对上臂在击球过程中摆动形式的认识和体验。前臂运动,是击球动作的重点部分。人们在没有深入了解之前,会误解为前臂运动就是肘关节的运动,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肘关节可以作屈、伸运动和旋前、旋后的运动,但不是前臂运动的全部。前臂运动实际上是由肘关节和挠腕关节之间的骨杠杆运动,这个骨杠杆是由桡骨和尺骨两根骨头所组成,我们叫它桡尺关节,肘关节处是桡尺近侧关节,桡腕关节处是桡尺远侧关节,二者均为车轴关节,虽然两个关节在结构上都是完全独立的关节,但在功能上却是联合关节,共同参与完成旋转的运动,旋转运动实际上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理由是旋转运动的方式,是人类独具的特殊功能,而决定这一点的是桡尺关节所拥有的关节的特殊构造,其意义是增大了手在空间运动中的自由度和范围。由此可见,乒乓球技术中前臂动作的错误,都是与不能合理的发挥桡尺关节的功能所致。比如,桡尺关节过于旋前,就会使肘关节上抬而出现抬肘的动作,抬肘的结果,就使得桡尺近侧关节的旋后与旋前功能丧失,肘关节的支点失去作用,而由肩关节来替代,形成了以肩关节为轴,整个上肢为杠杆的错误动作,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前臂的加速摆动无法体现,力量不仅发不出来,还会加重肩关节的负担,而造成肩关节受伤。因此,建议初学者在完成上臂下垂自然摆动的练习体会后,再接着使整个手臂侧下举,让前臂保持与地面基本平行的状态,掌心向前,把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仔细体会一下,你就会真实的感受到前臂动作的存在。此时,你可以观察到你的手掌随旋前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实际上,这就是桡尺关节对球拍拍形控制的一个主要的功能,也就是明白无误的告诉你,拍形的调节是前臂旋前旋后的结果,而不是手腕控制的结果。有了这样的体验,你的动作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大的错误了。手关节中,拇指腕掌关节在结构上是独立的双轴关节,可作屈、伸,外展内收和环转运动,拇指的对掌运动也是人类特有的运动,为灵活、牢固的抓握器械提供条件,乒乓球握拍(无论横或直)就是对掌的运动形式。掌指关节虽然是球窝关节,但由于缺乏回旋肌,且受两侧韧带限制,不能完成旋转运动。手指以该关节为支点,五指分开为展,向中指靠拢为收,还可以完成屈伸和环转运动。我们从这里就了解到,横拍来说,握拍主要是拇指与食指的对向运动;直拍是拇指与食指,以及与其它三指之间的对向运动。运动中,主要是指头之间在力度与松紧方面进行调节,以便合理的使用球拍,目的是协助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对拍形进行一些小的微调,使拍形调整得更为精确。以上的分析,是为初学者在进行技术动作学习之前提供一些对上肢运动特点方面的认识,帮助尽快建立合理的技术动作定型,归避因认识上的一些盲点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动作,如果我们在动作大的结构上不出现要害问题,那么,今后技术提高的幅度和空间就要大得多。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