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群组综合技术

  • 分享

    关于"三把锁匙"让解决技术动作问题不再困难的讲课(一)

    开测啦 已有 661 次阅读   2017-04-02 17:15
     这半年多我一直在推广"三把钥匙"的论述,使用三把钥匙可以让解决技术问题变得简单。大家参与对"三把钥匙"的热烈讨论,有的赞成,有的疑惑,也有的不理解,甚至不认同,这些表现都在预料之中,因为中国乒乓球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天下鲜有对手的境界。成功的经验已经变成传承的经典,人们不禁会问,时至今日难道还会有全新的创意空间吗?

     不过我们不是象牙塔中的研究人员,也没有依靠标新立异沽名钓誉的冲动。唯一有的是作为一个乒乓球教练都应该具备的自强不息,不断超越的精神。因此所有的创新突破都是基于实践的需要,特别是长期工作在教学训练第一线,甚至是竞赛第`一线的带队教练,什么是真正的需要,身历其境的人最清楚,正所谓"形势逼人强"!这是"三把钥匙"形成新理论的内在动因。

     其实多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总是从技术动作的外在形态上去理解它,描述它,什么"沉肩、收臂",什么"外弧、内弧",什么"抖腕、甩打",什么"蹬地顶胯"……。总之群里人们表述的种种形容,我都经历过,结果效果有限。有时对一个孩子管用,换一个就不行;有时自己打球有了些好体验,可过一段却又找不到啦!有人说,孩子学不会,是他们的悟性问题,相反我却认为,孩子学得会才是他的悟性好,而孩子学不会是教练讲不清楚。

     试想,我们只会用外在形象去描述技术动作,用"形似"去教他们,指出目标,却没有实现目标的路径;演示招式,却不能揭示其内功,寄希望于通过形似的不断试错,"偶遇"神似的正确击球用力。这岂不成了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半拉子教练吗?

    "三把钥匙"是从用力行为的角度解析技术动作的新理论,也是迄今反复实践后证明能够立竿见影的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之所以拿出来给大家分享,甚至不怕"躺浑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成功,也希望在帮助他们成功的过程中尽快体现我们基层教练存在的价值,进而为大家自己开拓更大的上升空间。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