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地乒乓球俱乐部

  • 分享

    搓球也疯狂--以搓为矛

    老虎打武松 已有 263 次阅读    2012-06-11 06:03
    1.优化动作

    双方都有一定能力之后,可以试着让搓的动作短促一点,手指、手腕的运用更讲究一点。练习摆短,不期望像国手那样摆过去在台内跳三下、四下,但至少练到跳两下。这时候,重心的重要性直线上升,一定要稳。有了这些之后,再讲究击球点,最初你搓的可能是来球的高点甚至下降期,现在要提前,在来球的上升期触球。一般而言,短球不可能像长球那么转,所以拍形可以稍微立起一些,这种摆短其实很忌讳拍形平着上前,因为特别容易搓长。你球拍立着一点,接触球的部位偏球体中心,这样过去至少弧线低,否则容易冒高、摆不短、加不转。为什么我们最初练习搓球的时候拍形要稍微后仰一点?因为那样容易加转、搓长。但随着练习程度的加深,技术越来越熟练,击球时间提前了,更容易借上对方来球的力量了,自己的拍形也就不用那么平了,平了反而麻烦。这时对球的控制,就靠你发力更集中,对缓冲掌握得更好,对触球部位的精确拿捏,甚至拍形到了45度还能加转。

    开始练习摆短,只要弧线够低、够短就行,旋转有就行。对专业队来说,摆短肯定必须得转,但我们还是不太看重你搓得是否够转,我们强调的是你要够短,摩擦发力之后,用李晓东的话说,要有“忍”一下的感觉。要求得再多一点,就是动作始终要放松,这样以后水平高了,可以把加转的功夫再补上。业余选手常见的误区是,一碰到带旋转的技术,就喜欢把旋转放到第一位,其实不尽然,对乒乓球体会深一些的人就知道,这种理解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当然,在最初练习搓(长)球时,还是要搓得转,否则什么都是空话,而到了中高级阶段,你可以用其它的技术来弥补旋转的不足。也许会有人说,我就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上来就要练摆短加转,也不一定不对,但笔者的理解还是“短”第一

    顺便提一句,我认为直拍摆短时拍形可以纵着一点上前(即拍面与手臂一顺),不必横向打开太多,这样的好处是动作有“根”。假如拍形过于横,尤其是直拍,容易失控。而且,你脚下也是纵着上去的,球拍与脚步同向,用力更自然流畅。

    2.凝炼套路

    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切忌急于求成,这种问题在业余选手里非常普遍。许多人有这样一种概念,他认为自己掌握了不少乒乓球理论,就觉得自己也能使用那许多技术了,于是太过追求那些高精尖的技术。但他实际所掌握的东西,跟他的理论素养是不成比例的。也就是说,意识超前,而技术达不到。笔者并不反对业余选手练一些高难度的技术,但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不是凭空起高楼的。

    你要循序渐进这么练,打好了基础,再往深练,容易。业余选手可以说百分之九十都是从下旋打起,你说你搓球好占不占便宜?哪怕你不会摆短,不会快搓,只要能把长球搓到底线,能搓转不转,控制得特别好,弧线够低,已经算是业余很棒很棒的了。这是对初学者的要求,当然,下一步你可以练习综合技术了——发完球抢一板,或者对方发球我搓一板,再抢拉……练好了这些连接技术,你手里就不再是单一的技术,就可以晋升中级了。

    以劈长为例,劈完长不可能还接着搓。无论对方是搓回来还是拉过来,来球一定不会太转,无论你是拉也好、打也好,总之要学会进攻劈长之后对方回过来的这板不转球。甚至,假如你的劈长不够快,对方抢先拉起来了,你还要进入相持甚至有点防守的状态,当然,这不是单纯的被攻,而是你先控制对方,对方看似挂起来了,其实你是上风,怎么打都可以,这些套路都是需要练的。

    又比如,先练习搓完侧身拉,连续练习一段时间,有一定体会后,可以再练摆短后上手,反手挂一板,台内打一板……甚至可以要求你的练习伙伴,“现在我摆短之后你可以搓出台的,我两边上手,练连接。这才能让你的搓球摆短比较快地进入实战的轨道中。

    另外,可以有意让对方发带侧旋的球,你练拍形的控制,对侧旋的控制,如果你接发球都能搓到一个落点上,就证明你具备了控制侧旋的能力。

    3.直横有别

    直拍搓球与横拍最大的区别,在于直拍的拍形变化比较容易而且动作小,所以横拍选手练习搓球时握板最好不要太紧,略松一点较好,否则很容易造成正手接发球出现问题,那你在对手的发球面前就翻不了身了。当然,横拍搓球也有自己的优势——反手力量大,容易加转,横拍的英文是“Blade”,意为大刀,大刀可是砍过去的,而且横拍反手搓球是顺着转腰的方向用力,直拍这方面就有所不及。所以,在练习路径的选择上,横拍东西不要太杂,练精一点,直拍要么是拍形变化多,要么是那几下特别精,要根据本人特点,是以转不转为主?还是以变化为主?或者就是一个不转摆短?千万不要练成全会但全都不精,那就麻烦了。

    4.掌握绝活

    从初级到中级之后,如果有条件,不妨再练一些从搓球派生出来的技术:比如搓中“勾”一下,勾对方边线大角,又如撇着搓、抹着劈,其实都属于搓球的范畴。只要借好来球的旋转,搓过去的球既有速度,还不容易出界。对中级阶段来说,正是丰富自己搓球“武器库”里武器种类的时候,不再是单一的搓球。如果条件更好,身体够协调,脚下跑得快,你甚至可以练点侧身晃接。

    但是,中国人打球,说到底,还是突出一个字,“巧”。业余高手,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多业余相当不错的,并不是基本功有多么扎实,就是发球、接发球以及之后那两三板,特别精。短球怎么处理,反手怎么处理,侧身怎么处理……他处理的那些手法,从业余水平来说,要么技术质量很高,要么变化多,有成形的套路,而且命中率很高。比如接台内短球,我正手就是一板摆短,摆的是不转球,但摆得特别短,特别精。或者搓长球,就是常规的搓转不转,只要旋转反差特别大,也是高手。乒乓球运动里,不是哪项技术本身高明,而是使用者用得恰到好处,这才叫高明;不是说一个人会81种技术才叫高手,他就会四下,但每一下都能让对方没脾气,这才叫高手,精。比如我的技术特点是希望尽快把球变成上旋,而且人家打到我的反手,我也特别有把握,因为我变线特别好。那么,发完球,或者接发球,从使用搓球技术开始,就要围绕自己的特长来展开——对方发到我中路偏短,我要能劈长到对方中路、反手,速度要快,目的是逼住对方,使其一定回我反手,我不指望一板把你打死,我把你黏死,但前提是必须让对手回出上旋。我撇着、抹着搓,对方必须把球“拱”起来,只要一“拱”起来;就到我的球路上了。或者我摆短,就摆不转球,这样对方也不容易加转,球一回过来,我反手“拱”起来特别快,一下到对方中路,对方变不了线,还是回我反手,又到我球路上了。又比如我是直拍,我希望对方回球到我反手位,然后我侧身给他一下,搓球的时候就要讲究了,要么旋转有变化,转不转差别特别大,要么是连续搓他中路。如果你搓得有一定旋转、速度很快,他很难变线,至少难以大角度变到你正手位。这样,我就用我所有的接发球技术控制住对方,迫使他回球到我反手位,无论搓转不转、快搓慢搓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这时你的搓球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了。也只有这样去使用搓球,才能全面体现它的内涵。

    又比如对阵横拍,其发球很少有纯粹转不转的,都是侧上、侧下旋居多,这时,搓球的好坏还涉及到搓侧旋的问题,既要判断上、下旋,又要判断左、右侧上、下旋的侧旋程度,这对拍形的掌握、火候的拿捏,要求很高。比如你同这个横拍打了两局后,知道这个人爱发内侧上、下旋,你就可以撇着接(顺着接容易出界)。你既要控制他的发球,还要令下一板他不好打、你好打。这样的搓球,即便不能直接得分,也是与自己的技战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再如碰到长胶,就不能采用常规搓球了,你得挤着搓,拍形立着搓,只要你能把球搓长、搓转了,长胶就只有半条命了,因为它最喜欢的是半长不短的球,一搓你就冒,它不是“捅”你就是“拱”你。如果你发球特别转,紧接着一板搓长追身,顶着长胶,它一碰就下网,你用搓球就搓死它。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怪拍对手(长胶、生胶、防弧),就是检验你搓球水平的试金石。

    业余选手总认为搓球是一项中性技术,甚至根本不是得分手段,因而忽视它。错了!只要搓球搓得好,完全可以把对方彻底“钉”在那儿动不了。马林跟金择洙比不了连续,跟柳承敏比不了快速扑正手,为什么还能成为顶尖高手?他台上那“十八下”太厉害了,折腾得对方找不到击球点,所以他总能有正手那一板后续进攻。笔者举出马林的例子,并不是给大家提那么高的要求,而是想说,业余选手到一定“段位”也应该有些追求,不是单为了赢球,还得有境界,这样球才越打越过瘾,越有味道,有学问有讲究。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