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乒乓之家

  • 分享

    李晓霞:奥运夺冠没改变我 一姐是靠做出来的

    雷哥 已有 550 次阅读    2012-10-09 06:56

    李晓霞总算结束了自己的后奥运长假,在这个十一长假里。自从在伦敦奥运会上斩获乒乓球女单和女团两枚金牌后,她就开始了“不用训练和比赛的悠长假期”,但这个“空中飞人”般的假期过得比平时还要忙累。终于,随着国庆长假结束,李晓霞也开工了。

    今年的乒乓球全锦赛10月6日在张家港开战,李晓霞终于回到熟悉的乒乓球台旁边,但她此次并没有报名参加女单和女双,她的名字只出现在团体赛中。当天女团进行的两轮小组赛上,李晓霞也没有上场,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观看队友们在场上的表现。

    尽管没出场,李晓霞依旧成为全场的焦点,不论是球迷还是记者,关注点仍然在这位新晋的奥运冠军身上。虽然已经过去近两个月,可奥运的烙印在李晓霞身上依然不会褪色。

    再回想到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你脑海中呈现的是什么画面?是李晓霞难得一见的目露凶光后在冠军领奖台上淡淡的笑?还是丁宁夺冠呼声更高却因为误判只能难过神伤?

    而现在,李晓霞只记得“终于狠了一次的自己”和“终于能够因为胜利抱在一起哭泣的自己和李指”。

    “以前也有很多人认识我,找我签名合影,但比起奥运会后的情形,都是小巫见大巫。”这是李晓霞在伦敦夺得女单冠军后,感受到顶尖球员和奥运冠军的差距。的确,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自己第一枚奥运金牌后,李晓霞的生活也像其他奥运冠军一样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名气大了、活动多了、练球少了。

    在8月7日和队友又一起获得女团冠军后,李晓霞想了想:“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就没再摸过球拍,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半月的时间了。”说话时,是李晓霞在九月下旬参加“CCTV体坛风云人物启动仪式”的现场,同行的男单奥运冠军张继科会有些抱怨,“想赶紧训练和比赛,现在每天每天各种活动,真是要累死了。”

    李晓霞何尝不是呢,看着队友们都已经恢复训练,并且去黄山参加了女乒世界杯,她自己还只能等待第二天接受怎样表彰或者哪里活动的消息。不过,一直看起来就比同龄人成熟不少的李晓霞倒是很有大局观:“有这么多人这么多企业支持着中国乒乓球队支持着我,所以我应该回报大家,现在就是回报社会的时候。”

    所以,在从八月开始到九月底的一系列庆功表彰和商业活动中,李晓霞总是微笑着的在感谢、在分享。

    刘国梁说自己会担心张继科一直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掉自己,施之皓当然也会担心李晓霞在诸多的光环下忘掉最初的自己,不过李晓霞很笃定地说:“我不会的,我始终都是很平静的,从以前到伦敦夺冠,从伦敦夺冠到回来,我始终没有变化,我还是会认真给球迷签名,我还是会坚定我内心的追求,我还是会该干嘛就干嘛。”

    该干嘛干嘛——对于运动员的标准自然还是训练和比赛,身不由己的李晓霞虽然还不能够,但是她一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所以不管有多繁忙,不管身在何处,她每天都会要求自己去练练身体:“现在基本上每天住在各个酒店,我就会去到健身房跑一跑练一练,对我来说,体能的恢复要比球的恢复更重要,因为力量和心肺功能决定了上场后我是不是能够坚持,是不是能够保证不受伤,而球已经打了十几年了,手感很容易就会回来。”

    虽想要尽快回到熟悉的乒乓球台前,但李晓霞知道凡事不能操之过急:“现在还不是时候,我长时间不练,膝伤有些复发,最近走路比较多,也有些肿起来了,而且对我来说,上场就是要争冠军,否则就不如不参加。”好在奥运庆功活动已进入尾期,李晓霞把复出就定在全锦赛上,“这算是我正式回到比赛中,之后还有乒超,我要开始找回场上那个能够夺冠的自己。”

    夺冠,对于李晓霞来说是常态,但夺得奥运冠军,是李晓霞此前梦想却不敢去设想的事情,她还是愿意让奥运会的样子留有一片空白,直到自己去实践。“因为我总觉得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应该怎么去想象呢?因为人生都不可能按照你想怎样就怎么进行啊,所以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奥运会是什么样,夺得了奥运冠军是什么样儿。”

    就像李晓霞脸上很难看到激动的表情,在述说夺冠后的变化时,她的脸上也是一如往常的平静:“可能你们大家觉得不一样了,李晓霞是奥运冠军了,但我觉得自己没有太多变化,只是说奥运会后的活动更多,别人看待我的眼光不同了。但我还是跟以前一样,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心里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是怎样的人也还是怎样的人。”

    没错,别人看待她的眼光终究是不同了,人们开始把她称作女乒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开始叫她“一姐”。在张怡宁退役后,中国女乒始终缺乏这样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领军人物,在李晓霞、丁宁、郭跃、刘诗雯之间,到底谁能够脱颖而出?施之皓曾说,在奥运会上能够带领中国女乒取得好成绩的那个人,就会是未来的领军人物,而这个人,现在就是李晓霞。

    但对于这个充满着荣耀和责任的称谓,李晓霞不回避也不自喜。“一姐这个话题,大家一直都在说,我觉得更主要是外界的一种炒作。我当然希望我自己能够有这样的实力带领中国女乒取得所有的冠军,但这个能力不是通过一姐说出来,不是说你是一姐了你就一定行,而是通过默默地努力做出来的,一个冠军一个冠军夺出来的。所以别人问我一姐不一姐,我不会去说自己现在是不是,而是希望能够做好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来到一个新的层次层面上。”

    但是在中国女乒发展史上,每个时期总归是会有这样一个人物,她是一姐,是标杆,是领袖,是一个时期中国女乒的代名词,从邓亚萍到王楠再到张怡宁,她们的名字传承着中国女乒的成绩和精神,李晓霞难道不想成为这个时期的她们,或者说这个时期的自己吗?“我当然想,从她们身上我一直也在学习着,她们对乒乓球的执着,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挫折越战越勇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直激励着我的,只是,这个方面,我确实还挺欠缺的。”

    很难相信李晓霞会说自己是一个缺乏毅力缺乏斗志的人,因为刻苦、勤勉、低调、坚持,正是对她最恰如其分的形容词,可她却说自己“不是一个好斗的人”——这样的自我表述似乎不太适合运动员的身份,可了解李晓霞的人知道,她骨子里的确不是那样的争强和好斗,很多次,她都在最后的关头失去机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晓霞在最后时刻落选,第一次尝到人生和事业的重大打击,坐在看台下面,看着张怡宁在场上笑颜如花,她哭得甚至比夺冠的张怡宁还要厉害,她咬紧牙关——我不能放弃,还有一个四年,四年后的我,也会是张怡宁现在这个样子。

    但这四年,对于李晓霞来说,并不好过。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中国女乒决赛负于新加坡,由于赛前对自己极度不自信和身体出现的各种状况,那一场让姑娘们都痛彻心扉的比赛,李晓霞并没有上场,兵败莫斯科后是全队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李晓霞最灰心的时候:“她们还可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那么我呢?”好在年底的广州亚运会,李晓霞终于获得了自己第一个重要的单打冠军,但之后随着其他人从低谷中回归,李晓霞也遭遇到全队的挑战。

    直至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前,李晓霞的成绩一直都很稳定,那时她已经入选了伦敦奥运会的大名单,但在决赛中却输给了状态神勇的丁宁,以至于在一旁比她还要紧张的主管教练李隼都不得不说:“其实一看上场的时候小霞的眼神,我就知道她赢不了了。”李晓霞又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这个样子,能坚持到奥运会吗?”

    在中国乒乓球队,第二名就是失败——这是李晓霞在获得世乒赛女单亚军后迟迟不能释怀的原因,而丁宁不仅在世乒赛上战胜李晓霞,又在同年年底的世界杯上再度战胜李晓霞封后,这时李晓霞开始慌了:“虽然我不会输给外国运动员,但是对丁宁的比赛,我不自信了,她是有耐力有韧劲的运动员,她在场上的感觉是完全能够投入到乒乓球中去,也非常享受乒乓球,而我自己呢?却在对自己人的比赛中激发不出来,总是斗不出来那股子狠劲儿,我该怎么办?”

    在最怀疑自己的时候,在最没有信心的时候,李隼成了李晓霞的主心骨。其实李隼在看到李晓霞两次输给丁宁后,也觉得有些“使不上力”,但看到弟子每天汗如雨下甚至是泪如雨下的训练,这位帮助王楠和张怡宁成就了奥运梦想的金牌教练没有放弃,他告诉李晓霞:“你一定行,你要做到的是放下现在的自己,让自己完全融入乒乓球的世界里,做到人球合一,把你骨子里真正的东西都释放出来。”

    李晓霞也在反思自己这四年到底是怎么样,她想起四年前自己在张怡宁夺冠后的泪水:“是啊,这是一个四年,也许就是这个四年了,下一个四年我又在哪里呢?又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这一届该是我最好的时候,不论是年龄还是技术,还是经历过的东西,四年前我的综合素质也确实还不能够参加奥运会,而这四年中的每一个教训都刻骨铭心,我必须把这些最刻骨的东西转化成最能激励我的斗志。”

    那个说自己“不是一个好斗的人”的李晓霞终于在伦敦爆发了,她一路挺进决赛,再度面对丁宁,她没有怀疑没有退却,而是“杀红了眼”似的战斗到最后,收获了这枚沉甸甸的女单金牌。获胜后,李晓霞第一时间就想冲到观众席上和李隼拥抱,但是观众席太高了,李晓霞只好对着李隼深深地鞠了一躬,“他为我付出太多太多了,他是金牌教练,我终于没有拖他的后腿。”

    赛后,李晓霞终于和李隼来了一个深情的拥抱,师徒俩的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因为“只有我们俩真正知道这里面的苦和难,只有我们两个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李晓霞说自己的这枚单打金牌最应该谢谢的就是自己的教练:“这么多年来他都没有放弃我,不论我成绩再怎么差再怎么没有达到他的标准他都没有放弃我,只有他始终坚信我能够最终达成最高的目标。”

    李隼说李晓霞的奥运会决赛是真正的“人球合一”了,而李晓霞说自己的奥运会是真正的“和教练达到了最默契的状态”——“我和李指的心在一起,我的一个眼神他就知道我状态怎么样,他的一个举动我就知道他希望我怎么样,我和李指和施导似乎就是一个人,这是我和教练配合最好的一次。”十年,李晓霞和李隼配合的第十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李晓霞知道,这不是终点。

    “伦敦已经结束了,新的赛季已经开始了,我要回到我最为熟悉的球场上,四年很快,现在,我已经开始瞄准了里约,这一次,我不再有犹豫,我相信我自己是能够坚持下去的李晓霞。”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