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男乒七大悲情人物之六——王皓

已有 2295 次阅读    2015-12-08 00:43   标签王皓 

第二名:王皓(中国,1983~)——我参加的决赛比你参加的比赛还要多,可是……


男乒七大悲情人物⑥——说王皓第一你就out了


第二名,是王皓;王皓,是第二名。


平凡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伟大的人各有各的伟大。在乒乓球的世界里,在距离我最近的时代内,我亲眼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人物。而在所有这些伟大的人物里,我最推崇的就是以下这两位:瓦尔德内尔,和王皓。也正因为此,他们俩成为了我的长篇连载帖里的一号和二号主角(排名仅因出场时间顺序)。


为什么是他们俩?


论成绩,王皓的情况我们是知道的,瓦尔德内尔的单打现在也已被张继科所超越,所以这不是我推崇他们的主要原因。


论身价,老瓦至今还是一个老酒鬼、死赌棍,王皓虽然已功成身退,但既没有当主任,也没能掌国企,所以这也不是我推崇他们的主要原因。


论影响,他们当然有很大影响,但是和全民乒乓时期的庄老等人比比?所以这也不是我推崇他们的最主要原因。


那么是什么呢?


两个词:创新,和坚持。


创新是任何事情发展的灵魂与不竭动力,在乒乓球领域也是如此。我们看现在的当红球星,比如继科、马龙、许昕,他们当然对乒乓球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因为时代所限,如今的技术已经被开发殆尽,所以这三剑客尽管拿了很多冠军,但他们本身并没有改造乒乓球这项运动本身,所以他们对乒乓球的贡献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然而瓦尔德内尔和王皓却在他们各自的打法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个发扬了横板直握,一个光大了直拍横打——注意,我并没有强调这两项技术是他们发明的,因为不用翻历史我们就能发现,身边很多不会打球的人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直握横拍和用直拍反面击球,所以这两项技术一直都是存在的,没有人能清楚谁是最早的发明者。


但是美洲大陆不也一直存在吗?为什么现在人们仍然说哥伦布是美洲的发现人呢?无他,因为有哥伦布,新大陆才是今天的新大陆。而也因为有瓦尔德内尔和王皓,横板直握和直拍横打才得以成为今天的横板直握和直拍横打,他们俩就是乒乓球领域的哥伦布!


当然,一个新技术未必得由这门技术的“哥伦布”来彻底推广,比如台内拧拉,最早将其系统化的人是捷克选手科贝尔,但是因为时代所限,他的创造并不能为小球时代的选手们提供一个最科学的技术,所以其本人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对乒乓球的贡献也没有那么的大。


可瓦尔德内尔和王皓两人恰恰是在历史需要横板直握和直拍横打的时候诞生,所以他们不但改造了自己,更是改变了整个乒乓球世界,这样的贡献绝不是今年没有明年就有的,所以他们的价值一开始就超过了同时代的大部分人。


比别人更懂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是老瓦和王皓最大的优势,所以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异常的闪光和持久。瓦尔德内尔83年(年仅十八岁)出道便杀入世界杯、欧锦赛决赛,之后九次杀入三大赛决赛并四夺冠军,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大满贯选手。王皓02年(也年仅十八岁)步入国际比赛,除了头两年只拿了些公开赛冠军外(然而很多选手一辈子都拿不到一个公开赛冠军),他连续在04、05、06、07、08、09、10、11、12、13十年内十二次杀入三大赛决赛——什么叫恐怖?这就叫恐怖!


然而,他却只收获了四个冠军,而且其中三个是分量最轻的世界杯,而那枚最被人看重的奥运男单金牌,他却没有拿到。


2004年是王皓第一次染指三大赛事男单金牌,而这第一下就是最被人看重的奥运会。现在回头看,雅典真是一场梦。最开始王皓并不被看好夺冠,哦不,准确地说,他原本连参赛的资格都未必会有。04年的男单名额还有三个,马琳、王励勤当然不会遗漏,而孔令辉虽然不比以前,但也是一年前巴黎世锦赛上成绩最好的中国人,再加上粉丝众多,所以这个第三人的位置原本是要留给卫冕冠军的。


但是中国男队从来都不会吝惜大胆尝试的机会,所以那一年,蔡振华和刘国梁在考虑再三后将老王子换下,让王皓报上了第三单打。


至今这个决策仍然受到各方面的非议,很多人说如果孔令辉去了,说不定冠军就拿回来了。对此,我只能说小yy怡情,大yy伤心。在我看来,04年孔令辉要是去了,估计决赛都难得进去。首先28岁的年龄摆在那儿,不服老不行;其次孔令辉身体素质本身就不出众,改大球后更是力不从心,和外国人打已经毫无技术上的优势;再说了,就是真的进了四强,你说孔令辉打不打得赢柳承敏我们不好推测,但打不打得赢王励勤呢?我看大家都懂的。


雅典对柳承敏的失败看似与王皓的技术无关,实际上却也有大大关联。04年的时候王皓的打法仍然非常不成熟,其当时的直拍横打仅仅能保证了“有没有”,却完全满足不了“够不够”的需求。诚然,柳承敏作为单面拉选手还是很怕这项技术的,但是当时的王皓台内拧拉也不成熟,所以你非要说其能在技术上对柳承敏构成多大的威胁也真不恰当——难道柳承敏就没打过横拍选手?当年的王皓,充其量就是一个台内球更加细腻的东欧型选手,而且力量还没人家欧洲人大,正手又不比人家好,所以柳承敏就是认准了以暴制巧,所以失败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更糟糕的是,就在王皓输球的同时,一个有关让球的流言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很多人说,王皓本来是赢不了王励勤的,但队里因为害怕瓦尔德内尔进决赛王励勤吃亏,所以便命令大力让球给打法奇特的王皓。关于此事我会在写到这一段时再在连载帖里做系统分析,但是不管现在还是以后,我都只能对此事做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只能猜测此事的真假,无法断定。唯一可以断定的是,此事和输球一样,成为了王皓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梦魇。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畏战不前,然后造成更多的失败。王皓是一个内向的男孩(那时候),坚韧是其性格的特长,软弱也是其个性的缺陷。四个大满贯选手,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在他们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服输”的概念。想当年老瓦被刘国梁打得亲妈都不认识,而孔令辉也被老瓦揍得满地都是牙齿,以及张继科被马龙超越得全体都无完肤时,大家都认为他们永无翻身之日,可是他们谁服过输?


可是王皓不一样,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确实是世界最先进,因为当年无论横板还是直板,只有王皓的反手具备了最成熟的台内起板能力,但他的心理却始终迈不过那些前辈的坎。所以只要王励勤一天不开始走下坡,王皓就一天赢不过这位世锦赛冠军;至于马琳,我天啊,王皓打到师兄退役都没有占到马琳的一次便宜,反而是在06年世界杯、08年奥运会两次男单决赛中送出了两块金牌,这是何其地让人痛惜啊!


“听话”是所有教练员对王皓最大的评价。王皓的技术很凶残,内心却很脆弱。纵观其职业生涯,十二次决赛,赢的,都是“恃强凌弱”——07年世界杯,柳承敏虽然人品爆表,但毕竟打法有局限,而此时的王皓已经练就了一个超强正手(王皓式站桩正手),柳承敏对他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技术优势;08年世界杯,波尔的状态虽好,但比起当年也早已下滑了很多,何况改了无机胶水,他的旋转优势被严重削弱,而王皓则可以完全无视这些;09年世乒赛,王励勤不夺冠才算正常,老了,没办法;10年世界杯,那时候的张继科是谁?不好意思,不熟。


而只要稍微没有优势,或者对方杀红了眼,那王皓的表现就真的只能用“萎”字来形容。


04年前,柳承敏只在青少年比赛的时候赢过王皓,其余完败,可是当年的他也是一愣到底,反正全部都搏杀,他这么一搏,王皓便真被打愣了。


05年世界杯时,波尔的技术并不比王皓落后,相反组合得更加紧凑和科学,王皓再次一愣,于是3:4输掉了比赛。


06年世界杯时王皓的技术组合已经到达最合理阶段,可是面对每球必争的师兄马琳,他没能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赢!于是场面上王皓大大占优,而结果却是马琳笑到了最后。


同样的情况又到了08年奥运决赛,你说那时候的马琳都一大把年纪了,除了拼心理还有多少优势?可是王皓却越战越糊涂,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技术,于是便再一次站在了亚军领奖台上。


“保球”是对王皓职业生涯决策的最恰当描述。王皓似乎总是在等,等着高手们慢慢走下神坛,然后自己就会顺其自然地登上巅峰。可是他忘了,竞争永远都不会是同一批人的游戏,老的都走了的时候,你也就会成为老人,你真的以为后来的小辈们也会和自己年轻时候一样做这样的想法吗?


10年世界杯继科已经对王皓产生了巨大冲击,可是他却仍然没有居安思危,结果11年世锦赛便向自己的陪练缴了械。要说每一次都赢当然不切实际,但是王皓在11年世界杯的时候本来发挥得非常好,几乎要横扫了张继科,结果仅仅因为对方发球的一点点变化便自乱了阵脚,在场上便自怨自艾地做出了许多不淡定的举动——亲,就张继科当时的那点变化,也能叫变化?你是没见过老瓦刘国梁他们在场上的变化呢!这你都能输,试问04年就是真的由老瓦进了决赛,你能保证拿下他吗?


紧接着,12年科威特公开赛,王皓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拿到了张继科的赛点,如果那场球他能拿下,那伦敦奥运不说一定赢,至少输也不会输得那么难看。可是这个机会,王皓又错过了。


心理上,领先,你赢不了我;落后,你更赢不了我——那么你有什么好怕的?


技术上,你王皓是直板两面近中远全面发展,我张继科不但也如此,而且爆发力更大,速度更快,你对别人的优势早已不在我身上存在。


最后,拳怕少壮,我年轻,身体好,你都胖成那样了,岂能是我的对手!


伦敦奥运,王皓走上了那条不归路,最终也确实没有拿着金牌走回来。


13年的时候王皓终于看开了,打球再也不畏手畏脚,这次的他终于和自己的身份——军人一样,出手毫不犹豫,先执行再说!结果巴黎一战,王皓横扫了和自己一样有着“保球”心理的马龙。可惜,此时的自己确实是老了,打不动了,决赛场上王皓的处理球能力已经完全超脱了自己,甚至超脱了刚刚完成大满贯的张继科,但是实力球的对抗实在无法完成,这时的他会不会想,要是自己再年轻哪怕只有两岁,这块金牌是否就一定是我的了呢?


唉,此时最应该说的反而是:早些年年轻的时候干嘛去了啊!


以马琳而言,他一个近乎单面的直板选手,原本就最应该被你王皓所克制的,可为什么,情况打了个倒?


皓哥,你比谁的机会都多,可是你比谁都要更浪费机会!


当金牌在柳承敏、马琳眼里是奢侈品时,他们愿意用尽一生一世来夺取它,结果,他们成功了。


当金牌在你王皓眼里是“总会拿到”的日用品时,你最终却失去了它。


十二次决赛,三次奥运三次世锦:可惜啊,可惜啊!


不要怪我们对你责备求全,那是因为我们对你爱得深沉!


当然,人生之路还很长,看到皓哥你合家欢乐的样子,我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听说想在教练的岗位上继续发挥自己的能量,为祖国培养更多先进的人才,我们也在此衷心地祝福你心想事成!加油!


总结:许多年后,我会很自豪地对我那些喜欢打乒乓球的晚辈们说,我和the Wang Hao是同一代人;然而,他却不是大满贯。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