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乒乓球友俱乐部

  • 分享

    个人谈弧圈球的体会

    中滩球馆 已有 294 次阅读    2012-11-23 12:31
    个人谈弧圈球的体会  
     就弧圈球这一大概念来说,我个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一是弧圈球技术种类较多,技术流派 也是五花八门(中国、欧洲、韩国风格),个人风格更是千变万化。有老瓦式的、盖亭式的、波尔式的、孔令辉式的、马琳式的、王励勤式的等等。两个字——复杂。这些因素导致了技术动作的不同乃至发力要决的不同。事实上偶发现论坛上有很多的讨论双方观点对立,矛盾不可调和,好象水深火热一般,但其实双方根本不是在说同一种球,有点驴唇不对马嘴的味道。二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们自己对球的理解都不同,技术的境界也不同。以我自己为例。以久以前我也以为自己的弧圈球拉得不错,我的弧圈还是比较正宗的。(其实那时拉弧圈的人很少,主流还是近台快攻,连半专业的拉得也很稀松)。直到好象是89年或是90年末吧,我到现场观看全国锦标赛,那时北京队的陈志斌比较显眼,偶就在旁边观看他的比赛。那一次他拉弧圈动作的舒展、声音的巨大(偶原来还以为声音越小越好呢)、清晰漂亮的弧线、力量与速度的强大、落台后对对手的压迫感给偶相当大的震撼,回来之后,偶再也不说自己是拉弧圈的了,把自己的打法改名叫快攻结合小提拉,呵呵。但那时心里却异常渴望能够拉出一板那样的弧圈来,没想到一直摸索了15年。业余的想提高技术,真难啊。
    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对弧圈球技术的一些个人体会。
    先说我自己,我是左手横板两面拉打法,正手动作近似陈屺结合王励勤式,力量大而狠。反手动作近似孔令辉式,以稳见长。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业余选手对偶像的动作模仿是形成个人风格,并少走弯路的好方法。当然,前提是对个人的身体条件、技术增长空间与潜力的较深入的认知。练球缺乏方向感,目标不明确,是业余选手难以持续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我在这方面吃亏甚大,好比瞎子摸象。正确选择偶像和练习目标,持之以恒坚持模仿,放手在比赛中使用新练技术是业余球手长球的关键三要素。
    我个人体会,不同的弧圈球技术有不同的特长和优势,动作和发力要点也大不相同,并且要根据比赛时的具体情况来合理选用,并不存在最好的弧圈技术。
    我个人经常使用,有些体会的弧圈技术如下:
    1、台内拧拉。即用反手拉正手位(或中路偏正手位)台内侧下旋短球,多见于左手选手使用。技术要领是看准来球,快速上步,肘部抬起,用反手背面将球拍插入来球侧下部,前臂带动持拍手横向吃球,手腕爆发力翻起将球甩出,要点是手腕发力为主,横向吃住球是关键。
    2、快拉技术。适用拉半出台弧线较低的旋转较强的下旋球。技术动作是看准来球,上步的同时重心降低,持拍手自然放松下垂,然后腿部发力蹬地,腰腹发力将身体重心绷起(注意是腰腹发力主要是向上向侧面的绷力,转腰幅度不要大),同时肩部锁定大臂,借用腿部蹬地与绷腰的力量,将前臂甩起(注意这里不是用臂力来收前臂,而是类似甩鞭梢一样把前臂甩起来),触球后手腕加速摩擦并将球甩出,收拍位置在额头附近。甩前臂,手腕加速摩擦是关键。
    3、快撕技术。适用于中近台旋转较弱的下旋,以及上旋相持。特点是前臂迎前、借来球的力度打透胶皮,前臂与手腕拧发力将球甩出。实际上就是大臂不发力的弧圈球。
    4、快带技术。适用于中近台来球上旋较强,同时无法主动发力的场合。特点是拍面比较平,卸掉来球的一部分力量,同时借用来球的旋转来回击的技术。要点是以前臂发力为主,手腕要相对固定,以压弧线为主要目的,而不是要制造旋转。落点线路要更加讲究,因为快带攻击力不足。
    5、普通意义的加转(高吊我认为是加转的一种)与前冲球,适用于中远台相持,杀高或半高球,发球抢拉,回击来球上旋或下旋旋转极强的来球。特点是腰部转动发力、大臂抡开、吃住球后前臂与手腕爆发力二次加速甩球。这种球在论坛上已经有很多论述,就不多说了。
    总之,作为一名弧圈打法的爱好者来说,仅仅掌握一种弧圈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比赛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也是综合技术的较量。只有努力丰富自己的技术手段,提高自身打法的合理性,才能克敌制胜。
    以下是偶以前发的关于横板弧圈打法合理性的一个帖子,可能对球友有所帮助。
    弧圈球技术的重要组成——拉后扣杀
    拉后扣杀是弧圈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弧圈球后对方回球较高,采用扣杀改变击球速度、旋转和节奏,加大击球力量,是直接得分的一种手段。
    从下图可以看出拉弧圈球和扣杀的主要动作结构上区别非常大,同时拉弧圈球动作大,还原相对就比较慢,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根据来球高度立即改变技术动作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从思想上加强扣杀意识的培养,并且反复练习,才能得以解决。
    收藏 举报
你还不是该俱乐部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