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三首《朋友》歌,三种人生境(转载)

已有 552 次阅读    2012-09-28 21:38   标签朋友 
看了很有感触

三首《朋友》歌,三种人生境

丁启阵

 

两岸三地,大陆、台湾和香港,一个是**的天下,一个是国民党的地盘,一个是英国殖民地的底子。相当长的时间里,各自为政,民老死不相往来,自然而然地,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情操境界都会生出种种的差异。后来,尽管也“回归”了,也“三通”了,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差异既已形成,消弭并非易事。

举个例子,同样是歌颂友情的,同样题为《朋友》,两岸三地的三首知名流行歌曲,周华健、张学友、臧天朔三位歌者所唱的,思想境界上就有着明显的高下之别。

张学友的《朋友》,“……怎么能解开你我背后的是非/老朋友珍贵/失去了最可悲/时间总会冲谈误会/流言却难分辩真伪……真心的朋友是谁/你我都能体会/患难时相随/流泪时安慰……是真心/永不觉得累/谁也不会/在心里防备/我愿意敞开我心扉/真情的交会”。这首歌,讲述的是友情的珍贵。当彼此间产生误会的时候,要敞开心扉,真心相待。歌词意思,有点像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著名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周华健的《朋友》,“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坚持甚么……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这首歌,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感谢之情。一个人的生活,难免孤单,难免寂寞,难免迷茫,但是,一旦拥有了一位真正的朋友,那么,哪怕只是一句话、一杯酒,也会不再孤单,不再寂寞,不再迷茫。

臧天朔的《朋友》,“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有新的/你有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离开我。”这首歌,传递的是对朋友的关爱之情。但是,这种关爱是有条件的,即:当朋友承受不幸时,才会施舍关爱。倘若朋友有了新的彼岸,有了像样的出路,就请相忘于江湖。换言之,臧天朔理想的朋友之间,是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安乐的,友情并非亲密无间。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三首同样脍炙人口、广泛传唱的《朋友》歌,摆在一起,情调、高下,清晰可辨。台湾版的《朋友》,“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诗句生动而简单,简单中见真情,显示出“高贵的单纯”的艺术魅力。香港版的《朋友》,“患难时相随/流泪时安慰”,文雅而公正,情见乎辞,也能打动人心。大陆版的《朋友》,“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乍一听挺高尚,但稍加回味,便不难发现,其实有点戏谑味道,类似网络语言,“你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说出来让我快乐一下”。幽默有之,狭隘小气亦有之。

论歌曲的感人力量,台湾版最大,香港版次之,大陆版又次之。

最后我要郑重说明,这一篇小短文的基本框架,来自新结识的一位朋友,湖北籍、现居广东的诗人柳忠秧先生。上午意外接到柳忠秧的电话,他开口第一句竟然是:“你好!您是丁启阵老师吧?我是诗人柳忠秧!”这句话将我小小雷了一下。这年头,自称诗人的,不是脑子进水,就是人格分裂。晚餐桌边的会面,证明我的猜测都是错的,小我几岁的诗人柳忠秧,既不是脑子进水,也不是人格分裂,他只是很文艺。几两茅台酒下肚之后,嬉笑怒骂、脸红脖子粗说文坛丑事,击瓮叩缶(用筷子敲打杯盘碗碟)、声情并茂吟唱自作的骚体诗歌,他妻子不让多喝酒,引出他一句别致的赞语:“我老婆,有时候很好,有时候好狠。”曾经下海经商的柳忠秧,因为受到一位朋友写小说获奖后发迹变泰的刺激,重操旧业,又写起了诗歌。

我以为,如今能像柳忠秧这样,对“诗人”身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人,比较稀少,因而相当可贵。

                                                         2012-9-28

以上都是作者的个人观点,请大家做投票选择,更喜欢哪首《朋友》?请投票

http://www.kaiqiu.cc/home/space.php?uid=3199&do=poll&pid=976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